Mn-Fe离子液相催化氧化净化工业废气中低浓度SO_2的研究
【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大气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对动植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含高浓度的SO_2废气净化已经得到有效的解决,但是针对低浓度SO_2的去除技术依然是目前脱硫工程的一个缺陷。液相催化氧化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绿色、经济且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在对含低浓度SO_2的烟气净化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将过渡金属离子溶液进行雾化喷淋实现烟气脱硫的目的,对其脱硫过程进行因素分析及动力学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锰离子脱硫液能对烟气脱硫反应产生积极作用,且锰离子的浓度为0.02 mol/L时脱硫效率较高,脱硫效率达到48%。已有实验表明锰离子与铁离子在液相脱硫存在协同作用,使其脱硫效率比单金属离子脱硫效率更高。因此实验以锰和铁离子溶液作为脱硫液对烟气脱硫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实验中研究了离子比例、脱硫液温度、SO_2浓度、液气比、脱硫液pH、喷头型号、氨水等因素对实验脱硫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脱硫液中锰离子与铁离子的比例为2:1、脱硫液的温度20°C、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1000 ppm、反应液气比为1、脱硫液的pH=3、雾化喷头的型号为1号喷头(即喷口出水口直径为0.15毫米)时烟气脱硫效率可观且运行成本降至最低,在该条件下实验的脱硫率95%可维持400min以上。用氨水对脱硫液进行调控时不但不能使脱硫效率保持稳定且使脱硫效率下降。氢氧化钙的加入使脱硫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下降。通过对温度与烟气中SO_2的浓度进行调变对反应的吸收速率和溶液中硫元素的价态进行研究。实验发现SO_2的浓度变大使初始吸收速率增大但同时高浓度的SO_2使吸收速率不稳定;SO_2浓度的增加使脱硫液中SO_3~(2-)与SO_4~(2+)浓度上升。温度的上升使SO_2的吸收速率降低,在液相中的SO_3~(2-)与SO_4~(2+)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计算得出反应活化能为25.4 kJ/mol,证明该脱硫方法的高效性。
|
|
|
|
1 |
陈传敏,赵毅,马双忱,付延春;Mn-Fe协同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_2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2 |
韩双;宁平;李凯;孙鑫;汤立红;宋辛;刘烨;阮昊天;;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SO_2影响因素的研究[J];化学世界;2017年08期 |
3 |
蔡伟建,李济吾;液相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_2技术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年05期 |
4 |
王鸿良;宋文彪;王家驹;;液相催化氧化—氨中和法处理低浓度SO_2的研究[J];昆明工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
5 |
徐自力,杜尧国,刘春明,康春莉,谢忠雷,郭海忱,廖朝辉,温克明;SO_2与甲苯的气相光化学反应[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
6 |
李英,粟海锋,薛敏华,雷一东,葛喜臣,蔡平雄;软锰矿液相催化氧化烟气中的SO_2副产稀硫酸的工艺[J];矿产综合利用;2001年04期 |
7 |
宁平;宋文彪;孙佩石;;液相催化氧化低浓SO_2废气生成多效复肥研究[J];昆明工学院学报;1991年02期 |
8 |
韩冬梅;朱春宇;张璐;郑伊琪;吴嘉颀;吴振先;;SO_2保鲜纸结合冷库预冷对龙眼果实低温贮藏效果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20年01期 |
9 |
龚佑发;;烧结烟气SO_2排放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J];鞍钢技术;2017年03期 |
10 |
殷丽刚;赵宝新;张燕萍;刘凯;吕占禄;邹天森;张金良;;大同市大气SO_2与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浓度-反应关系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7年03期 |
11 |
宋文鹏;;降低硫磺回收装置烟气SO_2排放的探讨[J];化工设计通讯;2017年08期 |
12 |
孙磊;;硫磺回收装置SO_2排放超标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J];化工设计通讯;2017年08期 |
13 |
吴健广;郭思佳;郝正华;刘伟;刘恩顺;封继宏;;清喉利咽颗粒联合养阴清肺糖浆对氨水及SO_2诱导小鼠咳嗽的影响作用[J];世界中医药;2015年11期 |
14 |
周江;魏佳;张辉;马晓芬;阿塔吾拉·铁木尔;许铭强;吴斌;;二氧化硫(SO_2)间歇熏蒸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技;2015年12期 |
15 |
魏爱丽;郝爱娟;张珊珊;王婷;孙亚文;房丽娟;武文萍;张小冰;;不同园林地被植物对SO_2的反应和抗性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
16 |
魏爱丽;聂菁;王云山;张超;曹冬梅;段九菊;;不同萱草对SO_2的抗性差异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
17 |
李明桃;;大气中SO_2气体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与影响[J];农业灾害研究;2013年09期 |
18 |
李伏虎;;活性炭纤维对SO_2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04期 |
19 |
韩振宇;戴文楠;宋鹭;郭二民;韩国刚;杜啸岩;王海丽;;中国2030年SO_2排放量预测与对策研究[J];环境影响评价;201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