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合金化法制备超细TiC颗粒及其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摘要】:
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和机械合金化技术(MA)是七
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制备材料的两种新技术。它们在材料领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一些高放热反应例如Ti和C可通过机械球磨来诱发
自蔓延反应(MSR),使SHS和MA相结合成为MSR技术。本实
验利用MSR和MA技术制备了超细颗粒纳米晶TiC和用此TiC作
增强相的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
在本论文中,Ti和C经机械诱发自蔓延反应过程和影响因素
被详细地描述了。用EPMA,X-ray和激光粒度仪等仪器研究了Ti
和C混合粉末在球磨过程中的结构变化、晶粒尺寸、颗粒度和粉
末颗粒形貌。结果显示Ti和C混合粉末经120分钟左右球磨可被
诱发发生反应,生成平均晶粒度为25nm,平均颗粒度为5.64um
左右的TiC粉末。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平均晶粒度下降,10小时
达到7nm;颗粒有团聚的倾向,球磨28小时后平均颗粒度达到
40.61um。晶格畸变相对较低,衍射峰的宽化主要是由于晶粒的细
化所引起的。刚发生反应后生成的TiC晶格常数大于标准值,随
着过度球磨晶格常数降低。产物粉末具有SHS反应多孔特征。球
料比、球径大小、反应物料配比、过程控制剂和球磨机的类型等外
界因素对反应动力学中的孕育期产生重要的影响。MSR反应受外
界因素影响较大,反应孕育期随球料比增大而降低。当磨球密度和
球料比一定时,增大磨球半径,则孕育期将延长。
球磨Cu-Ti-C混合粉末时,当Cu的质量含量为80%时,球磨
开始阶段Ti和C固溶于Cu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在行星式
球磨机中球磨10小时后Ti和C偏聚析出发生反应生成TiC。机械
合金化中晶粒和颗粒的细化以及亚晶界和位错等缺陷的产生是形成
过饱和固溶体和第二相沉淀析出的重要原因。当C含量增加一倍
时球磨过程机制将发生变化,生成的TiC又能固溶于铜基体中,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摘 要
随着过度球磨,当CU 晶粒度下降以后,nC 又偏聚到晶界等处析
出。
由 CU.TIC和 Cll.TIC混合粉末经机械球磨后,再经压制、烧
结和热挤压制备成 n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该体系的最佳烧
结温度为900℃。该材料具有均匀的显微组织和良好的性能。该材
料的相对密度、延展性和导电性随球磨时间的延长和 TIC 含量的
增高而降低,但其硬度、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却随球磨
时间的延长和 TIC含量的提高而增大。C\-2.SWt%TIC球磨 15 ’J\时
后制成的复合材料经热挤压后致密度可达到 94%,屈服强度达到
420MPa,抗拉强度可达到470MPa。
|
|
|
|
1 |
甘可可,李溪滨,熊拥军,刘如铁;球磨参数对TiC基钢结硬质合金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工业;2004年02期 |
2 |
熊拥军;李溪滨;刘如铁;赵福安;;高能球磨对新型TiC钢结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2006年03期 |
3 |
熊拥军;李溪滨;刘如铁;赵福安;;高能球磨对TiC钢结硬质合金孔隙度影响的研究[J];硬质合金;2006年02期 |
4 |
罗军明;魏峥;苏倩;徐吉林;肖可;;TiC含量对微波烧结钢结硬质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2年07期 |
5 |
孙林;姜艳;于艳敏;季春伟;宋秋实;;电化学还原高钛渣/C制备TiC增强铁基复合粉末[J];钢铁钒钛;2019年06期 |
6 |
唐运生;陈昌华;刘文元;柯昌凤;孙钧;程军;霍艳坤;;沉积温度对TiC涂层微观形貌及导电性能的影响[J];现代应用物理;2020年02期 |
7 |
张雷;陈文;孙海身;解传娣;李国平;郭丽波;;TiC含量对钢结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16年06期 |
8 |
庞辉;刘芳武;;海船船员急救培训TIC教学模式的探索[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
9 |
龙雨;张新建;李书兰;刘清才;任山;孟飞;;含钛高炉渣高温碳化制备TiC影响因素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7年08期 |
10 |
罗军明;徐吉林;邓莉萍;钟震晨;;TiC钢结硬质合金表面特性[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年02期 |
11 |
吕品;肖志超;张永辉;赵松;苏君明;;炭/炭复合材料表面熔盐反应制备TiC涂层及其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14年03期 |
12 |
宾建林;刘东华;汤波;汤富山;;添加稀土的TiC基钢结硬质合金性能研究[J];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2013年03期 |
13 |
李伟;;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动态损伤本构[J];宇航材料工艺;2012年04期 |
14 |
林素梅;;Ti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广西轻工业;2009年04期 |
15 |
刘均波;王立梅;刘均海;黄继华;;粘结相对原位合成TiC钢结硬质合金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粉末冶金技术;2007年04期 |
16 |
夏明星;胡锐;李金山;薛祥义;王一川;周廉;;自生TiC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S1期 |
17 |
钟定铭,银锐明;堆焊金属中TiC的形成机理[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18 |
刘均海,黄继华,宋桂香,张建纲;TiC/耐热钢钢结硬质合金原位反应合成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2005年03期 |
19 |
曾立英,毛小南,戚运莲,张鹏省,张廷杰;TiC粒子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