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_2系光催化超亲水性薄膜的研究
【摘要】:
提高TiO_2的光催化效率,制备既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又具有良好的亲水特性的TiO_2薄膜,是近年来光化学及光催化领域中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分别采用磁控溅射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不同结构和组成的TiO_2系薄膜,并对其结构、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同时还对超亲水性薄膜的中试生产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
1、进行了对磁控溅射法制备TiO_2薄膜工艺中的主要参数:阳极电压、溅射时间、阳极电流及靶的性质对所制备薄膜中的TiO_2晶型、颗粒大小及薄膜的厚度、形貌、光催化活性、亲水特性的影响的较详细研究,优化了磁控溅射制备条件及工艺参数,获得了制作具有超亲水性和较好光催化活性的TiO_2薄膜的较佳工艺条件,分别为:
(1) 阳极电压取1.8kV,溅射时间取60min,靶由100%锐钛矿TiO_2经液压机压制而成(靶的参数:厚度9mm,直径53.5mm,质量34.92g,密度1.726g/cm~3),阳极电流取I_(max)/4,其表面与水的接触角达到4~0;
(2) 阳极电压取1.2kV,溅射时间取80min,靶由100%锐钛矿TiO_2经液压机压制而成(靶的参数:厚度6.5mm,直径53.5mm,质量24.99g,密度1.71g/cm~3),阳极电流取I_(max)时,其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0192;
2、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了TiO_2系的掺杂、复合、叠层、复合叠层膜,并对其制备条件及TiO_2系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及亲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TiO_2薄膜的厚度、孔隙率和热处理温度等因素通过影响薄膜中的羟基含量、吸附性能、表面粗糙度而影响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和亲水特性;
(2) 少量银的掺杂有利于TiO_2薄膜表面羟基氧和桥氧含量的增加,使薄膜的亲水性能和光催化活性得以改善,但银的掺杂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亲水性能变差。表面桥氧比羟基氧对薄膜亲水性能的影响更大,而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则是羟基氧更大;
(3) TiO_2-SnO_2的复合膜、叠层膜及复合叠层膜的光催化活性及亲水性均优于纯TiO_2薄膜。对于TiO_2-SnO_2复合膜,当SnO_2的摩尔含量为10%时的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最好,摩尔含量为1~5%时的复合膜的亲水性最好,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长
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4)
(5)
(6)
期保持特性;对于TIO:/SnO:的叠层膜及复合叠层膜,表层为TIO:的叠层膜及
复合叠层膜的光催化活性优于表层为SnO:的叠层膜及复合叠层膜。主要原因是
SnO:有利于表面层TIO:的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从而有利于TIO:光催化活
性的提高。
在FeZO3含量较少时,TIOZ一FeZO3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优于纯TIO:薄膜,其原
因可归因于不同能级半导体之间光生载流子的输运与分离。Fe20;的摩尔含量为
0.5%时光催化活性最好;而在FeZO3的摩尔含量为0.05一0.1%时,获得了具有
超亲水性能的复合薄膜;但FeZO3/TIO:的叠层膜及复合叠层膜的光催化活性及
亲水性能均不理想,主要原因是FeZO3的存在具有光生载流子复合中心的作用。
TIOZ一A120:复合膜的亲水性稍好于纯TIO:薄膜,但A12O:的加入不能提高TIOZ
的光催化活性。
热处理温度、薄膜厚度、孔隙率等因素对掺银的Tio:薄膜、TioZ一snoZ、TioZ一FeZo3
复合薄膜光催化和亲水性能的影响与对纯TIO:薄膜的影响相似。
3、在本文所研究的膜材料及膜结构中,TiOz/(TiO2一A1203一SnO户复合叠层膜与同等
条件下制得的纯TIO:膜及其它所薄膜相比,既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又具有优良的超
亲水特性,这是本论文最重要的研究结果。本论文首次提出采用复合叠层膜结构,为制
备既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又具有优良的超亲水特性的多功能薄膜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
途径。
4、掺银TIOZ膜、TIOZ一SnOZ、TIOZ一FeZO3复合膜的亲水性,TIOZ一A12O3复合膜、
TIO:与SnO:和TIO:与FeZO:的叠层膜以及TIOZ/(TIOZ+SnOZ+A12O;)多元复合叠层膜
的光催化及亲水性的研究工作均未见报道,本文首次报道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对其光诱
导超亲水性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讨论。
5、以磁控溅射制备的TIO:薄膜为例,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TIO:薄膜的光学特性,
获得了如下结果:
(1) TIOZ薄膜的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n
0 .28798 x 1010
==—十
缨·2·’。86’
(2) TIOZ薄膜的吸收系数与波长的关系:堪a
1 .4675 x 105
兄2
3 .9296
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
(3) Ti02薄膜厚度的计算公式:d=
入又2
2(nZ兄,一n】又2)
6、针对自清洁玻璃中试生产中的工艺特点及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要求,研究并初
步获得了以玻璃为衬底的自清洁薄膜的中试制备工艺,以及自清洁玻璃的物理性能、亲
水特性、化学与环境稳定性的表征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