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制备及表面包覆的研究
【摘要】: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化学电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以其高电压、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污染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众多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尖晶石LiMn_2O_4以其高电压、高安全性、低成本、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焦点,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本文在综述锂离子电池及其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尖晶石LiMn_2O_4的研究现状。可知,LiMn_2O_4正极材料的不足之处在于原料的均匀性不好,结构不稳定,容量衰减快,循环可逆性差。许多研究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认为造成LiMn_2O_4材料容量衰减的原因主要是锰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溶解,Jahn-Teller效应以及高电位下电解液的分解。一些研究者提出,电解液对LiMn_2O_4的腐蚀溶解是导致材料容量衰减和循环性能恶化的直接原因。
为了改善LiMn_2O_4在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抑制锰的溶解,人们提出了很多种解决办法,如合成工艺优化、掺杂、表面包覆及电解液改进等,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主要研究了LiMn_2O_4的合成工艺及在其面包覆LiCoO_2,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电池性能测试仪等分析检测仪器,对合成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和材料性能等进行分析,以考查合成条件(温度,时间,原料
|
|
|
|
1 |
何向明,蒲薇华,王久林,姜长印,万春荣;锂离子电池富硫聚合物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5年04期 |
2 |
曲涛;田彦文;翟玉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发展[J];材料导报;2004年02期 |
3 |
黄小文,史鹏飞;熔融浸渍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2O_4的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
4 |
常照荣,齐霞,吴锋,汤宏伟,孙东;低共熔混合锂盐合成LiNi_(0.8)Co_(0.2)O_2的研究[J];应用化工;2005年09期 |
5 |
刘进,吴绍华,兰尧中;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云南冶金;2005年05期 |
6 |
代克化;王银杰;何平;谢燕婷;其鲁;;高密度LiMn_(0.4)Ni_(0.4)Co_(0.2)O_2正极材料的合成与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
7 |
卞锡奎;;薄膜二次锂离子电池正极研究进展[J];实验室科学;2007年06期 |
8 |
钟胜奎;王健;肖新和;李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05期 |
9 |
付文莉;;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9年09期 |
10 |
田成邦;刘妍;;锂离子电池钒系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0年02期 |
11 |
何冀川;刘树信;霍冀川;;化学共沉淀法合成锂离子电池LiNi_(1/3)Co_(1/3)Mn_(1/3)O_2正极材料的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
12 |
唐安平;王先友;刘志明;卓海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OPO_4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6年06期 |
13 |
万福成;田建坤;;新型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评述[J];化学世界;2007年06期 |
14 |
张君才;陈佑宁;耿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_(1.5)Ni_(0.5)O_4电化学性能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5 |
葛昊;李宁;戴长松;;LiCo_XMn_YNi_(1-X-Y)O_2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08年02期 |
16 |
李节宾;朱安宁;李鹤;周彬;;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_4的研究进展[J];火工品;2008年03期 |
17 |
刘文刚;许云华;杨蓉;任冰;;锂离子电池Li_2MSiO_4系(M=Fe,Mn,Co,Ni)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源技术;2008年12期 |
18 |
康彩荣;沈丽娜;丁毅;莫祥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制备与改性研究[J];无机盐工业;2009年02期 |
19 |
朱彦荣;伊廷锋;诸荣孙;何孝军;胡信国;舒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进展[J];电池工业;2009年04期 |
20 |
吴超;秦银平;崔永丽;庄全超;;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的进展[J];电池;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