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显微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的系统设计与研究
【摘要】:
本文在充分了解数字散斑相关技术在国内外研究与应用进展的基础上,针对桥梁健康安全监测评估的需求,研制出双显微数字散斑测量系统,并将该系统应用到有机玻璃的拉伸实验中,为该测量系统用于桥梁的健康安全监测及评估打下实验基础。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提出双显微数字散斑测量新系统。
第二、简介双显微数字散斑测量新系统的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论文期间,完成了显微物镜的光学系统设计及CCD、图像采集卡和相关操作结构组成,该系统适用于微小形变、位移的测量。
第三、通过零漂实验及刚性位移实验,测试系统性能,分析测量系统误差,并提出相应的消除和减小误差的措施。
第四、将测量系统应用于有机玻璃的拉伸实验,对材料力学中弹性模量这一重要力学量进行了测量,给出测量结果,同时还与电测的结果进行比较。
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双显微数字散斑测量新系统的可行性,能应用于桥梁的安全健康性能测试。最后,针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
|
|
1 |
;“SCANNING93”会议在美国佛罗里达举行[J];电子显微学报;1994年03期 |
2 |
;近场光学显微术研讨会[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7年04期 |
3 |
王广昌;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术[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8年01期 |
4 |
刘安生,安生,邵贝羚,王敬,付军,栾洪发,钱佩信;Si(Ge)MOSFET器件微结构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1997年03期 |
5 |
胡建军;低压扫描电子显微术成像试验[J];电子显微学报;1996年06期 |
6 |
吕俊霞
,王炜;软X射线生物显微术[J];光机电信息;1996年12期 |
7 |
张亦奕,贺节,商广义,姚骏恩;原子力显微术[J];电子显微学报;1995年02期 |
8 |
高万荣;荧光共焦显微术与多光子显微术的差别[J];光电子.激光;2002年03期 |
9 |
林清英,张燕征;利用扫描俄歇显微术研究碳的电子结构[J];电子显微学报;1994年06期 |
10 |
;光学测量技术在生物学、显微术、生产和通信中的现状与前景[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7年11期 |
11 |
;拉曼显微术拯救古代文稿[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1999年02期 |
12 |
;用低能电子显微术观察薄膜生长的起始阶段[J];电子显微学报;1995年01期 |
13 |
;取向成像显微术取得进展[J];电子显微学报;1997年01期 |
14 |
阮世池;强介陶瓷低压扫描电子显微术[J];电子显微学报;1998年05期 |
15 |
朱延彬;光学相干显微术─—九十年代光学显微术的新发展[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0年01期 |
16 |
李银妹,韩正甫,陈英;激光光钳与细胞显微术[J];量子电子学报;1991年04期 |
17 |
淑生;光子隧道效应显微术[J];自然杂志;1991年05期 |
18 |
袁景和,肖繁荣,王桂英,徐至展;CARS显微术的基本原理及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07期 |
19 |
袁旭沧;崔桂华;;新版微机用光学设计软件包的设计思想——SOD88的功能和特点[J];光学技术;1990年06期 |
20 |
周华鹏;陈文建;唐绍凡;;相对孔径为1:1镜头的光学系统设计[J];应用光学;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