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减肥、通便保健功能评价及产品开发研究

杨解顺  
【摘要】:紫甘薯(Ipamoea batatas L.)为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色素源和营养保健食品源。目前,紫甘薯主要用来提取色素:而提取色素后剩余废渣大多只能以饲料低价出售。本研究对紫甘薯提取色素后剩余废渣进行营养成分、食用安全性毒理学及减肥、通便保健功能评价和产品研究开发,旨在为综合开发利用紫甘薯废渣提供理论依据。 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含蛋白质6.2g/100g,粗纤维2.6g/100g,粗脂肪0.4g/100g;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2590mg/100g,占总氨基酸的44%;含有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16.55%,单不饱和脂肪酸占43.7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39.70%;维生素C63.0mg/100g;钙210mg/100g。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与紫甘薯压榨粉、全粉相比,粗纤维及维生素C较高,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粗脂肪含量以全粉最高。三者属于低脂肪高纤维食品。 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大、小鼠急性毒性经口LD5010g/kg.bw,属实际无毒级;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受试物对各剂量组动物的生长及体重无明显影响。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安全性高,对实验动物无毒副作用,无致突变作用。 以1.25、2.5、5g/kg.bw.d受试物经口灌胃给予SD大鼠42d(预防型),分别相当于成人推荐摄入量(100g/每标准人日)的4、8、16倍,结果:各组动物日平均摄食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TG、T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各剂量组TG、TC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体重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肥胖模型建立成功。阳性组、中、高剂量组体重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在体脂重量及脂/体比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阳性组、中、高剂量组体脂重量低于模型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1)。阳性组、低、中、高剂量组脂/体比与模型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具有减肥作用。 以2.5、5、10g/kg.bw.d受试物经口给予小鼠10d,分别相当于成人推荐摄入量(100g/每标准人日)的8、16、32倍,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墨汁推进率、首粒排黑便时间、6h排黑便粒数及黑便重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明模型建立成功;高剂量组墨汁推进率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低、中剂量组墨汁推进率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剂量组首粒排黑便时间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黑便粒数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组黑便重量高于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具有一定的通便功能。 以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为主要原料,经发酵工艺制得发酵酒,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评价发酵酒成品。结果表明,发酵温度(A)、原料配比(B)、白糖添加量(C)、发酵时间(D)是影响发酵酒的关键因素,采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最佳工艺,最佳条件为A2B3C3D2,即发酵温度25℃、料液比1:25、糖度22%、发酵时间12天。模糊综合评判模型(FCEM)评价结果,9个酒样的感官质量优劣顺序为6#3#5#4#7#9#2#1#8#。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准确、科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刘玮;王华平;羊初女;周春姣;董新荣;;紫甘薯色素的磷酸提取工艺研究[J];广州化工;2017年18期
2 杨解顺;王琦;吴少雄;张丽娟;傅雯耘;殷建忠;;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J];现代食品科技;2010年05期
3 倪达丽;周楷旋;卢宝;舒通盛;纪漫;喻寒;黄卫东;;紫甘薯中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应用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5年09期
4 魏银霞;高路;蔡璐璐;徐美禄;李颖;李冬静;;紫甘薯色素废渣淀粉提取工艺参数研究[J];粮食与油脂;2014年08期
5 李红;孙建荣;;紫甘薯天然色素的提取及对真丝染色性能的研究[J];印染助剂;2010年11期
6 刘俊花;岳鹍;孙勇民;;PB设计筛选超声提取紫薯色素影响因子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年05期
7 郝治湘;灵芝色素的提取和应用[J];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8 刘屏;未来的色素——非吸收色素[J];食品工业科技;1988年01期
9 赵鑫;;植物天然色素研究进展[J];轻工科技;2012年04期
10 肖素荣;李京东;;新型天然色素——紫甘薯色素[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年06期
11 谭啟超;肖飞榕;梁佳欣;郭策;魏士平;;两株海洋放线菌的产色素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20年12期
12 裴桂革;;“大帅”书记[J];当代兵团;2021年04期
13 陈荣圻;;有机色素在非传统着色领域的应用[J];染料与染色;2021年02期
14 江庆中;符树根;张晓慧;江立强;;多穗柯色素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88年06期
15 魏玲玲;王乙颖;张晟瑞;童天娇;刘存芳;田光辉;;野菊茎叶中蓝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J];食品科技;2021年05期
16 董翠;;信阳板栗壳色素抑菌性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1年29期
17 李利;胡俊康;;专业专注 助力色素产业健康发展——访广州立达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陶正国董事长[J];广东饲料;2021年08期
18 廖永梅;;“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改进及拓展[J];生物学教学;202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戴鑫;张晓玲;于海燕;;紫甘薯色素分离纯化及稳定性研究[A];第九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马玉美;谢聃;王辉宪;欧阳建文;王仁才;熊兴耀;;刺葡萄皮色素的提取及性能测定[A];中国园艺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一尘;张谦;丁轲;程相朝;廖成水;张艳;;一株产蓝色素放线菌的鉴定及色素生物学特性分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4 程磊;;天然色素的开发[A];北京食品学会青年科技论文集[C];1992年
5 杨若明;张经华;;养殖紫菜的退色现象与其色素及金属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6 刘一尘;张谦;丁轲;程相朝;廖成水;丁少成;;微生物天然色素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五届第十二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7 方宇忠;王应睞;;琥珀酸脫氫酶的研究 Ⅷ 有关琥珀酸脫氫酶与呼吸鍵的重組合作用的一些觀察[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物化学)[C];1964年
8 范涛;肖林珍;张颖;冯纪元;汪泰初;王在贵;吴传华;;利用色素添食生产家蚕彩色茧丝与加工技术研究[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慧琴;曾永青;;天然色素在面制食品中的应用及推广[A];“科技创新与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食品中硫胺素(维生素B1)的测定(荧光法)[A];食品营养成分分析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11 郑式燕;杜雨蒼;;呼吸鏈多酶系統与細胞色素c重組合的进一步研究[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物化学)[C];1964年
12 楊模坤;周繼銘;鄒昭明;鄧治文;;葉綠素的研究 Ⅲ.小麥質體色素及其變化[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物化学)[C];1964年
13 姚鹏;于志刚;邓春梅;赵军;刘淑霞;;高分辨高效液相色谱色素分析方法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14 黄健;张淑芬;杨锦宗;;织物喷墨印花用色素及发展趋势[A];第九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4年
15 王世锋;吴松刚;王明兹;施巧琴;;红色酵母变株色素提取与保存工艺探索[A];2004年全国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6 王淑芬;陕方;边俊生;田志芳;栗红瑜;常旭虹;;天然色素提取新工艺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年会暨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7 周娟;孙杰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的色素[A];第五届全国“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化学问题”暨第三届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8 黄琦敏;蔡茜茜;汪少芸;;小球藻中色素蛋白复合体的抗氧化活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9 王爱国;曹竑;;食品生产中食用色素的应用[A];中国西部农产品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0 裘智勇;王平阳;夏定国;沈兴家;赵巧玲;;色素代谢相关基因在家蚕褐色类鹑斑突变品系q-lb四龄眠蚕表皮中的表达分析[A];中国蚕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蕾;黑花生衣色素组分分析及降血脂功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2 程雷;Pseudomonas putida B4 中靛蓝色素合成代谢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3 赵晓丹;醋浸绿蒜的功能及其绿变色素的分离、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王春霞;香樟果色素/精油提取及其复合物制备和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6年
5 唐晓珍;彩粒小麦营养加工品质与色素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赵磊;鲜切山药黄色素的形成条件、结构组成及色素性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20年
7 梁晓辉;竹黄菌发酵产竹红菌素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8 张晶晶;海洋浮游植物色素UHPLC-MS/MS检测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7年
9 张松平;蛋白质色素亲和色谱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赵天伦;陆地棉色素腺体形态建成与棉酚合成机理及全基因组解析[D];浙江大学;2019年
11 张垚;基于PROSPECT-PLUS模型植物叶片多种色素高光谱定量遥感反演模型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2 李宝力;靶向CrtN色素合成通路的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新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13 邵彦春;红曲霉产色素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14 黄晓玮;基于色素气敏传感技术的肴肉新鲜度检测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15 崔振伟;太行山猕猴营养生态学整合研究:觅食、营养与肠道菌群[D];郑州大学;2019年
16 韩永斌;紫甘薯花色苷提取工艺与组分分析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7 王友鑫;靶向毒力因子金黄色色素的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候选新药开发和靶点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18 贾丽霞;萘醌类天然色素等同体的合成、修饰与应用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9 倪帅帅;靶向金黄色色素合成蛋白CrtN的苯并六元含氧脂肪环类抗MRSA候选药物:设计、合成和药理学评价[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20 孙雅芳;蓝细菌光受体色素化及晶体结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解顺;水提紫甘薯色素废渣减肥、通便保健功能评价及产品开发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王超;紫甘薯色素制剂产品开发及代谢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
3 王建刚;发酵对紫薯色素的影响及紫薯酒的研制与抗氧化评价[D];烟台大学;2011年
4 杨朝霞;紫甘薯花色苷色素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及组分分析[D];青岛大学;2004年
5 王金华;乌洋芋理化品质及其色素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田润丰;具有抗光氧化特性的天然色素可食用膜的制备与应用品质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7 王思宇;Pseudomonas stutzeri ZH-1色素发酵、结构表征及性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20年
8 王婷;雪菊色素的提取与应用[D];新疆大学;2015年
9 张琳琳;黑加仑色素分离、结构初步鉴定及稳定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10 孙华铃;黑米色素酯化修饰及稳定性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11 于萍;凤眼莲天然色素的提取、分离鉴定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4年
12 张少敏;桃金娘果实色素的提取、纯化、性质研究及组分分离与结构鉴定[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13 资医;绿麦麸中绿色色素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4 刘小娟;产红色素菌株的筛选、鉴定、色素提取、红色素发酵工艺及性质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8年
15 粟敏;红酵母色素生产及其性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16 杨亚芳;色素特征推断体系在中国人群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21年
17 李正浩;近海浮游植物诊断色素遥感反演及时空分异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1年
18 赵宇;复配天然色素的研究及在饮料中的应用[D];天津科技大学;2016年
19 海妮·巴音达;紫薯皮色素提取及其性质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20 韦凤;产灵菌红素粘质沙雷氏菌发酵条件优化及色素性质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朱志升 通讯员 韩越亚 柯西忠;拜城色素辣椒实行保护价种植[N];阿克苏日报;2009年
2 商立今;内蒙古超大型天然色素加工项目投产[N];中国特产报;2006年
3 卢苏燕;欧盟将严格限制禽鱼饲养色素用量[N];国际商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杨曼 董颖 实习生 孙英华;标准十年未改 色素滥用盛行[N];市场报;2005年
5 ;打造天然色素行业龙头企业[N];淄博日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冯雪玉 通讯员 徐凤仙 田建雄;添加了色素的“窝窝头”也疯狂[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郑惠华方尚俊 通讯员 赵志民;曲周天然色素“染”全球[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8 见习记者 韩慧文;古浪昊蕾天然色素加工生产建成投产[N];武威日报;2008年
9 记者 付宁 通讯员 曹国江;色素辣椒标准化亩均增产5%[N];巴音郭楞日报;2008年
10 赵志民 韩富强 程孟印;曲周天然色素产业异军突起[N];河北日报;2006年
11 记者 张可喜;水果色素保健眼睛[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12 本报记者 马永刚;天然色素在休闲食品中的优势与不足[N];中国食品报;2013年
13 本报记者 邹焰忠;“三高”问鼎色素业[N];巴音郭楞日报(汉);2022年
14 张娟;亚洲引领天然色素全球需求趋势[N];中国食品报;2015年
15 本报特约撰稿 徐铮奎;天然色素贸易喜忧交集[N];医药经济报;2013年
16 记者 方尚俊 通讯员 赵志民 韩富强;曲周天然色素红透全国[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17 记者 万晓东;4种肉松违规添加色素[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18 通讯员 康炜;500吨辣椒天然色素加工项目落户和静[N];新疆科技报(汉);2011年
19 张雯雯;我国高等真菌色素研究获系列创新成果[N];科学时报;2010年
20 韩富强 赵志民 记者 石巍;曲周荣膺“中国天然色素产业基地”称号[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