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应用研究

彭艳霞  
【摘要】: 目的:研究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法医临床学损伤特征;分析颌面部损伤的伤情鉴定、伤残评定和后期医疗费用评估特点及相关因素;为现行的伤情及伤残标准等修订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对2006年和2007年昆明地区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704例法医临床鉴定案例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704例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案例中,伤情鉴定290例(41%),伤残评定154例(22%),后期医疗费用评估260例(37%),受伤人群的流行病学特点为:男性多,青壮年多,已婚多,工人和农民多。(1)伤情鉴定:290例中重伤13例(4.5%),轻伤163例(56.2%),轻微伤114例(39.3%)。受伤人员中,乘客比例最多(40.7%),但驾驶员和副驾驶位人员损伤最重;在一个月以内鉴定的例数最多;损伤多为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其次为颌面骨折,损伤程度以轻伤为主。(2)伤残评定:154例中构成伤残89例(57.8%),最高等级V级,总体分布以Ⅸ级、Ⅹ级轻度伤残为主。构成伤残的以驾驶员居多,其次为副驾驶位人员,伤残级别较高的均发生于驾驶员和副驾驶位人员;以伤后3-4月进行伤残评定的例数最多;损伤特征主要为瘢痕及色素沉着,其次为牙齿脱落。(3)后期医疗费用评估:260例后期医疗费用评估结果主要集中在2000~4000元。治疗项目主要为瘢痕治疗;瘢痕与色素的治疗费用多集中在4000元以内:伤情大多以轻伤为主,与后期所需治疗费用存在正相关性;是否需要二次手术及有无并发症与后期所需治疗费用呈正相关。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群以男性、中青年、已婚、农民为主,致伤致残率高。驾驶员与副驾驶位人员受伤程度较重。伤情鉴定中以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最为常见,损伤程度以轻伤为主;伤残程度以轻度伤残为主;后期医疗费用评估以2000~4000元所占比例最多。伤情鉴定、伤残评定及后期医疗费用评估与受伤人员的年龄、职业、婚姻情况及肤色等社会因素相关性较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丽娟,杜福生;颌面部损伤298例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曹春雷;颌面部损伤并发症16例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年02期
3 姜红,张静;颌面部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01年05期
4 余波;颌面部损伤382例临床分析及救治[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5 苏钟玲;颌面部损伤212例的救治体会[J];广西医学;1999年05期
6 王彦儒,胡斌;368例颌面部外伤麻醉选择浅析[J];实用医技杂志;1999年06期
7 高兵,刘琳,华伊荔;交通事故致颌面部损伤的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年S1期
8 薄斌!710032西安,周树夏!710032西安,顾晓明!710032西安;建立具有专科特点的颌面部损伤判定标准的探讨[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07期
9 邓大军;老年颌面部损伤患者伤情分析及护理要点[J];南方护理学报;1997年03期
10 周树夏!710032西安;颌面部损伤的研究现状及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2001年02期
11 刘洪星,宋云勃;695例急性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救治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2年02期
12 徐忠贤;颌面部损伤192例临床处理体会[J];现代实用医学;1997年03期
13 黄盛兴!518020,冯力!518020,翁汝连!518020,冯鄂湘!518020;精神病患者自杀致颌面部损伤[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14 雷志云,游涛,郑芳;儿童颌面部外伤292例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S1期
15 李忠;;132例口腔颌面部损伤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04期
16 李荣华;杨文忠;周小健;易建;李西波;韩笑;李云峰;赵恒越;;颌面部损伤伴全身伤的救治[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17 王晓媛;颌面部损伤1029例治疗分析[J];浙江医学;1996年02期
18 黄盛兴!518020,翁汝连!518020,郑雨燕!518020,冯力!518020;罕见颌面部金属异物损伤的救治[J];罕少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19 郭景景,朱正传,郭锐;颌面部损伤191例救治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0年11期
20 邓国秀;颌面外科急诊住院病人临床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张勇;王小刚;;道路交通事故致重症多发伤552例救治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习进;刘喜文;王茂;白明华;;道路交通事故伤1028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五次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3 董化锋;孟玉兰;全小青;;浅谈大批道路交通事故伤的救治[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4 钟玉民;;强化我市交通事故预防工作的构想[A];齐齐哈尔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尹红亮;王炜;王晓红;;道路交通事故成因的再思考以及对提高交通安全性的几点建议[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李烨;张树林;司徒沛尧;巫建伟;高立;孟繁宇;;245例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分析[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马德刚;高加强;;道路交通事故1000例伤残评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谢润红;;道路交通事故尸体检验300例[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9 姜庆生;傅佳;崔瑛;;对交通事故所致心脏损伤的一点思考[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蒋义平;姜庆生;王宇飞;刘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几点探讨[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玉国;基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成卫;城市道路交通事故与交通冲突技术理论模型及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姜华平;道路交通事故社会经济损失评价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陶存新;危险品运输预警应急指挥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牛学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6 刘兆惠;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及多元事故预测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李莉;汽车与行人碰撞事故调查分析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矫成武;公路交通安全系统化分析与评价方法及改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时俊新;颅脑损伤特征及转归预测实用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程洋;专家系统在颌面创伤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艳霞;道路交通事故颌面部损伤的法医临床学应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2 刘利;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及预测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洪培花;道路交通事故民事责任分配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陈涛;道路交通事故计算机快速处理与再现系统[D];长安大学;2000年
5 赵海存;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6 邵震宇;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潘新民;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及人体损伤机制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8 张春燕;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曹红晓;浅谈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D];郑州大学;2005年
10 胡燕;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仿真识别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永杰张保胜;双方自行达成的交通事故协议有效吗[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记者 刘志刚;去年比前年少死8339人[N];人民公安报;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向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宣战[N];人民公安报;2007年
4 记者 陈志刚通讯员 刘伟;甘肃:全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5 孙福能;加大突出问题整治 营造畅通和谐交通[N];闽南日报;2008年
6 记者 孙研;全警动员严格执法 平安出行构建和谐[N];抚顺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农勤 通讯员 郝晋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N];南宁日报;2008年
8 记者顾彬;自治区创建平安县市区评价组来我州检查[N];昌吉日报;2008年
9 陈俊英 本报记者 冉昌龙;S305线自荣段死亡事故高发[N];自贡日报;2008年
10 欧筑新;管理精细 亮点多多[N];贵阳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