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无论是在外国还是中国,同性恋现象均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人们在一对美国男同性恋者身上首先发现艾滋病,之后同性恋现象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由于大众将同性恋等同于艾滋病等方面的误读,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的负性态度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我国目前关于对同性恋态度的研究,多以相对发达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而云南省地处西南地区、经济欠发达、少数民族聚居的特点有着极大的特殊性。此外,以往关于对同性恋态度改变的研究很少,主要关注于同性恋的不同成因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未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且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本研究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了解对同性恋态度的现状,探讨影响对同性恋态度改变的因素,以改善同性恋者的生存状态。
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探讨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以及不同人口学信息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是否存在差异。研究二将3组6种自编的同性恋故事式材料呈献给被试,考查同性恋归因、结局以及同性恋性别类型对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改变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比较宽容,总体上能够合理接纳,不怎么排斥;多数大学生能够对其接纳或以中性态度对待,持排斥态度者所占比例较小。
2、对不同人口学信息大学生量表得分的平均数差异检验结果显示:男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比女大学生更为消极;朋友亲人偶像中无同性恋者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比朋友亲人偶像中有同性恋者大学生更为消极;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比独生子女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更消极;来自农村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比来自城市和乡镇大学生消极,来自城市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和来自乡镇大学生无明显差异;汉族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大学生、彝族大学生、白族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汉族大学生比彝族大学生在认知上更能接纳同性恋,汉族大学生和白族大学生比彝族大学生在情感上更能接纳同性恋;文科大学生和理科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文科大学生在情感上比理科大学生更能接纳同性恋;有无恋爱经历不影响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
3、大学生在阅读对同性恋进行先天归因的同性恋故事式材料后,对同性恋的态度产生了积极改变,变得更加宽容;而阅读后天归因材料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未发生显著改变。
4、大学生在阅读故事主人公被周围人接受结局的同性恋故事式材料后,对同性恋的态度产生了积极改变,变得更加宽容;而阅读故事主人公不被周围人接受结局材料的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未发生显著改变。
5、阅读变量为主人公性别类型的同性恋故事式材料未能引起大学生对同性恋态度的改变。
|
|
|
|
1 |
姜雯宁;丁雯;王利源;廖祥瑞;赵卫国;;同性恋者内化同性恋嫌恶与孤独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21年 |
2 |
高松;;从一例双尸案看同性恋者心理特征[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
3 |
秦士德;;“朋友”与我这20年[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
4 |
岑国桢;;高学历青年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
5 |
白咏冰;;同性恋群体保护性法律法规的迫切需要[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
6 |
小文;;gay前妻的感悟[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
7 |
周正猷;;试论同性恋歧视中的文化影响[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8 |
卞文伯;;宽容同性恋族群的现实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
9 |
吴百纳;;英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致词[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
10 |
张领豪;;同性恋者绘画作品的人格解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
11 |
赵金萍;;同性恋之伦理法律探析[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
12 |
安可;陈肆;;从女同组织到和谐社会[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
13 |
安黎;;浅谈我国同性婚姻的法律认可[A];“决策论坛——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7年 |
14 |
二言;;美国同性恋权益状况简介[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
15 |
程敏;;同性婚姻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2006年第4辑)[C];2006年 |
16 |
郭鑫;井世洁;;社会公众对同性恋态度的调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17 |
曹宁校;邵长庚;张君炎;华晓波;刘树;;从小规模调查看大学生对同性恋问题的态度[A];江苏省性学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
18 |
米国栋;;AIDS与反歧视[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
19 |
沈洁;;序三(Foreword)[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
20 |
曹宁校;;平等、信任——共同合作开展工作[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