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官学研究
【摘要】:成吉思汗崛起朔漠,以“武功迭兴”给元代定下了对外武力扩展和对内镇压箝制的铁腕政治的基调。与此同时,过着游牧生活的蒙古族,也正经历着一个在中原汉文化的影响促进下,开始了由早期奴隶制向成熟的封建制飞跃的阶段。“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适应这一历史潮流的?本文围绕元代官学的兴起、发展、设置以及管理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全文分四个部分:
一、元代官学的兴起和发展。
元代的学校教育,始于窝阔台时期,至忽必烈时期,官学教育的发展进入兴盛时期,成宗至顺帝时期,在忽必烈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生员人数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二、元代官学的设置。
元代的中央官学有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以及回回国子学,元朝的地方官学比较发达,不仅有普通性质的路府州县学;同时还设有诸路医学,诸路蒙古字学、诸路阴阳学等专门性质的学校;在广大农村设立社学以及官学化的书院。
三、元代官学的管理。
从管理机构、教官的选拔任用、职名、职责、任免待遇以及经费管理等方面来论述元代官学的管理特色。
四、元代官学的历史评价。
元代教育有许多方面较前代有突出的发展和革新。各民族教育通过相互交流和补充,呈现出交相辉映的特色。另外,元代教育还对明清的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
|
|
1 |
沈海梅;;明代儒家思想在云南传播的主要途径——官学教育[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
2 |
宁欣;;汉唐中央官学学生成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3 |
汪健萍;梁仁志;;明代捐纳与官学教育的衰败[A];明史研究第9辑[C];2005年 |
4 |
张一平;;唐代官学教育向私相授学的分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5 |
赵纯心;;宋代广西地方官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4)——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含民族教育等)[C];2009年 |
6 |
张羽琼;;论明政府在贵州的兴教举措[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
7 |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8 |
张建仁;;试探明代国子监的管理体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9 |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
10 |
顾宏义;;王夫之论宋代书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