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人文精神是指一种注重人的发展与完善,强调人的价值和需要,关注“生活
世界”存在的基本意义,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努力实践这种价值需要和意义的精神。
其实质是以人为本,核心是人的内在价值,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本文在
当前教育注重工具理性,忽视价值理性,人文精神得不到足够重视的背景下,重
点从学校教育的层面,对造成当代中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作了详细地分析。
认为,人文精神的缺失会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因此,加
强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中学生
的人文精神,并非是中学阶段能解决的,也非某一学科所能完成。但思想政治课
作为一门承载着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基础性教育学科,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人
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人文素养、树立人文理想的重任。课堂教学是培养
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真实的情感体验,民主、自由、平等的意识,讲求诚信,学会合作,
珍爱生命等方面的人文素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切实抓好教学过程、教学环境
建设和教师素质三个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人文精神的建构。因此,思想政
治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是:第一,在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即把握好
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确立为教育目标:用好思想政治
课教材中的人文素材,为教学服务;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实效;重视活动课
的作用。第二,创造民主自由的教学环境。关键是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和课堂
教学环境建设。第三,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是提高教师
人文素质的根本:树立服务育人的意识,是提高教师人文素质的前提;做个学习
型教师,是教师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