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民族地区扫盲后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

张磊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扫除了大量的文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不少民族地区的学员脱盲后由于缺乏相应的巩固提高而出现复盲的趋势,同时,新的社会形势对民族地区的扫盲后继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巩固民族地区扫盲成果,提高学员的知识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当前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针对当前民族地区扫盲后继续教育研究不足的情况,本研究以澜沧县惠民乡芒景村为个案,通过实际的田野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当前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终身教育理论和多元文化理论,对民族地区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概念、内涵、目的、标准、内容、形式、监测与评估等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期在理论上能丰富和发展有关扫盲教育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中能增强人们从事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论文的主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扫盲后继续教育状况的田野调查 目前澜沧县的扫盲后继续教育主要依托于县、乡(镇)、村三级农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利用各乡(镇)、村的小学和中学,结合“整村扶贫”项目,举办一些长期/短期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扫盲巩固提高班、农民业余小学(高小)和初中补偿教育班来进行,内容主要以巩固识字为主,兼有少量的技术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扫盲后继续教育内涵和目标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内容不够实用、形式不够灵活、方法比较单一、尚未形成科学的监测评估体系、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 第二部分:民族地区扫盲后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 通过将扫盲后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扫盲教育进行辨析,笔者认为扫盲后继续教育是一种建立在扫盲教育基础上,兼容业余初等教育、实用技术培训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它既是扫盲教育的深化和发展,也是实施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任伟;扩大消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J];前沿;1999年12期
2 王国勇;论民族地区的民主政治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04期
3 张协堂;;发展农业经济的几个问题——湖南民族地区农村调查琐谈[J];中国民族;1982年01期
4 峭卉;;《缠足》与《涉险》[J];中国民族;1985年12期
5 罗延华;浅谈我省贫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01期
6 符声贵;对民族学院发展建设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7 梁志德;联系民族地区实际 开展社会科学研究[J];天府新论;1990年03期
8 文一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J];民族论坛;1990年02期
9 潘正才;如何做好民族地区的宣传工作[J];贵州社会科学;1991年10期
10 罗发辉;略论甘肃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几个问题[J];社科纵横;1991年04期
11 李龙根;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J];民族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12 郑信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族问题──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暨学会顾问座谈会综述[J];民族研究;1995年01期
13 马奎;湖北民族地区边贸经济发展战略设想[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14 朱维宗;杨承纶;张荣华;;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提高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质量[J];数学教学通讯;1995年06期
15 焦书乾;我国民族地区区域范围刍议[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16 高亚新;试论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17 张小前;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民族地区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J];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S1期
18 李繁;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的探讨与思考[J];青海教育;1997年12期
19 ;关于永州市民族地区资源及其开发情况的调查[J];民族论坛;1997年01期
20 ;民族地区向诸城、邯钢学什么?———访国家民委经济司司长王福临[J];民族团结;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贤惠;;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A];贵州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论坛文集[C];2009年
2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3 王芳恒;;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设想[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黄东英;;民族地区的新闻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5 杨一星;;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初探[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普同金;;对民族地区提供国家帮助的政策战略[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晓鹰;陈光建;;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和机遇——生态移民和城镇化推进[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王红梅;;民族地区资源开发的内在矛盾及实现矛盾转化的意义[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伍海峰;;民族地区推进电子政务的难点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龙威;李红婷;;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与变革——基于湖南省17个民族县市区教育数据的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稽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郑友强;经济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政府作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吴琼;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民族协调发展[D];新疆大学;2010年
5 安晓镜;民族地区初中阶段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鄢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张爱琴;民族地区乡土教材的开发模式与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9 吴爱华;社会发展与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民族地区扫盲后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仇艳艳;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芳;民族经济政策对民族地区企业的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纪年;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卢贵子;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郑奇勋;民族地区法律信仰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李塔娜;规范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8 刘伟;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廉政文化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9 王红利;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马英花;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和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瑛 张海荣;切实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式发展[N];民主协商报;2006年
2 记者 尹晓华 陶然 实习生 闫新宇;明年民族地区尽享“两免一补”[N];四川日报;2006年
3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左振哲;积极开发民族地区女性人力资源[N];中国民族报;2007年
4 廖大康 本报记者 尹瑶;促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N];乐山日报;2008年
5 记者 韦轶柳 实习生 王秋香;着力解决事关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问题[N];广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袁飞;将甘孜州作为整体贫困地区由国家给予扶持[N];甘孜日报(汉文);2009年
7 记者 罗荀;民族地区财政收入55年增长335倍[N];中国财经报;2009年
8 南宁日报社 谢鸿桂;加快打造民族地区主流网络新媒体[N];广西日报;2009年
9 李永玖;寿光创建全国少数民族帮扶基地[N];联合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罗藏 吴彬;扶持发展欠发达民族地区旅游业[N];青海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