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兴专项旅游产品,是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晶,独具显现的中国特色。随着红色旅游在资政育人、引导文化、发展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逐渐步入政产学研多界关注和持续发展的阶段。西藏不仅拥有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资源,而且在和平解放、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孕育并缔造了大量红色旅游资源。西藏红色旅游发端于2005年8月山南烈士陵园“红色旅游”活动挂牌仪式,截止至今,已有15年。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不仅符合资政育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需要,符合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需要,也符合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丰富旅游业态的经济需要,更符合环境保护、合理开发、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的生态需要。西藏红色旅游在资源保护与开发、产品设计、线路打造、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例如,红色旅游资源赋存不清、红色景区开发过度、旅游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实现“一业兴而百业旺”的目标,不利于其与社会、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合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资源学等内容,尝试从产业经济学视角,构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西藏自治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检验,并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找出影响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因素和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保障措施。研究内容如下:论文主要包括7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并对论文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研究综述与理论溯源。本章一方面对国内外红色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和评述、另一方面介绍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理论、旅游生命周期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第三部分西藏红色旅游发展状况。首先,界定了西藏红色旅游资源、西藏红色旅游和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其次,系统整理了西藏红色旅游资源种类与分布状况,西藏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发展取得的成就;最后,分析了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意义。第四部分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参考国内外学者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法,首次构建了红色旅游“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维测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本章的实证,测度哪些因素影响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哪些因素在其可持续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回答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目前是什么发展程度?第五章影响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根据第四章对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定位影响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有利和制约因素,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六章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与保障措施。本章是全文的落脚点,也是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是解决如何办的问题。针对第四章得出西藏红色旅游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准备阶段的实际,结合拉萨城、林芝、日喀则、山南、阿里等地红色旅游景点(区)发展现状,提出以遗址保护为主、以资源互补为主、以融合发展为主、以文化引领为主、以研学宣教为主和以景区带动为主的六种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另外,结合第五章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相关保障措施。第七章研究结论与展望。主要是通过对论文的回顾,总结提炼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在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研究手段等方面展望未来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应进一步加强之处。本文研究在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调查数据和宏观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创新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研究选题创新。通过梳理文献发现,以往学界关于西藏红色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的功用和红色旅游个案分析三个方面,本论文首次以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为选题,对西藏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数量、种类、特点和分布特征、西藏红色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拓展了西藏红色旅游的的研究视角和内容。(2)研究思路创新。本论文围绕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首先,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理论的基础上,首次对西藏红色旅游资源种类和特点、西藏红色旅游发展历程和成就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本文研究主题;其次,在借鉴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西藏红色旅游实际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法,构建了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再次,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判,确定了当前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各因素对其的影响权重,找出了影响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和制约因素;最后,通过对西藏7地市红色旅游景点的分析与调研,结合西藏红色旅游发展处于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的现状,总结提炼出以遗址保护为主、以资源互补为主、以融合发展为主、以文化引领为主、以研学宣教为主和以景区带动为主的6种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并结合制约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形成了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研究问题——构建理论框架——开展实证分析——对策建议探讨”的研究思路。(3)研究方法创新。本论文参考国内外学者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旅游与发展厅和西藏大学10位专家进行访谈和交流,结合西藏红色旅游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内容,按“目标层——准则层——约束层——要素层”的概念模型,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维测度评价指标体系,西藏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9个约束层和36个要素层,使评估和研究更具有可操作性。另外,通过向西藏七地市负责红色旅游的工作人员和西藏大学相关专家发放问卷的方法,获取各指标的相互重要程度与定性指标的评分,使得评价结果更贴合西藏实际。再次,通过对西藏主要红色旅游景点的实际调研,典型调查和探索性研究,总结提炼出以遗址保护为主、以资源互补为主、以融合发展为主、以文化引领为主、以研学宣教为主和以景区带动为主的6种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其它同类型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力图丰富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规划、开发、管理等部门对西藏红色旅游相关项目进行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时提供有效工具,使其测评数据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力求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