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选择中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
【摘要】:在社会领域,政府是每个国家的主导,尤其是执政党代表的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的变革,政府中行政主体的职责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从最初只关注行政效率到当前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关注。行政伦理学的诞生,既是行政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应用伦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正义和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行政主体在从事公共行政管理活动时,面对各种伦理困境,并未作出能够真正实现社会正义和公平的决策。行政主体在管理国家事务的活动中究竟遇到了哪些伦理困境?且如何摆脱这种困境,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首先,在导论部分文章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学者专家对行政伦理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与对比,随后便界定了相关的概念,如:行政行为、行政行为选择、责任、行政责任等。
其次,文章开始关注行政行为选择困境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对行政主体来讲,之所以会产生行为选择的困境主要原因就是行政主体面对着各种相互竞争的价值无从选择。这就使得行政主体在道德上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在行为了产生了两难的抉择,主要表现为角色冲突、利益冲突和权力冲突。
最后,文章对行政主体所面临的选择的困境进行了功利主义和道义论这两种理论上的分析,并提出了最后的解决方案。功利主义是以利益为基础,强调效率,且功利主义自身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伦理冲突,功利主义无能为力,在一定程度上,它还会加剧伦理冲突。道义论在本质上追求正义,强调行为的目的,认为道德上的义务靠的是人理性的自律。本文正是在道义论理论的指导下,以出于责任动机的行为为前提,通过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最终摆脱选择中的伦理困境,实现真正的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