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楼坊坪区块延10基础地质研究
【摘要】:楼坊坪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延安组延10段是该区近年来发现的重点含油层系之一。延10油层目前处于勘探开发早期,生产井大多处于高含水状态,许多地质问题及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急需解决。论文针对延10油层目前的勘探开发状况,对该区延10油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研究中以延10顶部泥岩为主要标志层,充分运用测井、试油及岩性对比,建立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通过测井相分析,并结合前人资料,将研究区延10划分为河流相沉积,再从单井相、连井剖面等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延10沉积微相;运用印模法恢复了研究区前侏罗纪古地貌图,通过对比古地貌与现今延10顶面构造的关系,分析古地貌对延10油藏的影响;通过研究油井井组延10油层分布及典型油藏剖面总结出研究区延10油层特征;根据以上研究成果,预测了研究区延10储层的含油有利区带。
统计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计算单井历年累积产油量、平均日产油量等,分析单井产能动态变化,具体剖析延10油层目前的生产状况及前景。在这基础上,进一步以延10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为出发点,寻找产量与储层物性的相关性,并估算出了延10油层的储量。
通过统计研究区24个井场的注水产能资料,分类并总结出井场单井产能随注水量的变化规律,评价了目前注水井网的适用性。同时对区块其他有利层段进行了开发评价,综合利用勘探研究成果指导下一步开发,同时利用生产开发数据进一步论证勘探研究成果。
|
|
|
|
1 |
武丽,施炜,李剑峰,董宁,周小鹰;虚拟现实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区块的应用[J];地学前缘;2005年04期 |
2 |
郝毅;陈洪德;赵俊兴;苏中堂;;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岩相古地理演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5期 |
3 |
侯东红;孙虎;谢正温;白建文;魏晓娥;张宏波;;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区块盒8层地质特征与改造效果分析[J];油气井测试;2011年01期 |
4 |
路艳霞;张飞燕;吴英;;延川南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J];煤;2011年08期 |
5 |
路艳霞;张飞燕;吴英;季璐;刘长青;田璐;柳超超;;延川南地区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J];中国煤层气;2011年04期 |
6 |
顿铁军;;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石油地质特征及其勘探远景[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7 |
夏文臣;雷建喜;张学义;王超勇;;南鄂尔多斯盆地的成因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过程[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1991年02期 |
8 |
刘世安,黄忠信,陈延,王琪;鄂尔多斯盆地由垩系地下水形成分布规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6年01期 |
9 |
雷振宇,张朝军,杨晓萍;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及特征[J];中国石油勘探;2000年03期 |
10 |
邸领军,张东阳,王宏科;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J];石油学报;2003年02期 |
11 |
李明辉,王剑,谢渊,毛郁;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纪岩相古地理与地下水相关性探讨[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3年04期 |
12 |
陈安定;王文军;;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启示[J];海相油气地质;2003年Z1期 |
13 |
邓军,王庆飞,黄定华,高帮飞,杨立强,徐浩;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演化及其对盖层控制作用[J];地学前缘;2005年03期 |
14 |
张松航;汤达祯;李丹梅;王娟如;许浩;冷雪;;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复杂断块区构造控气作用[J];中国煤层气;2006年01期 |
15 |
赵希刚;吴汉宁;韩玲;王靖华;柏冠军;;鄂尔多斯盆地环弧构造的多源信息特征识别[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6 |
马艳萍;刘池洋;王建强;赵俊峰;房建军;桂小军;喻林;;盆地后期改造中油气运散的效应——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漂白砂岩的形成[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02期 |
17 |
张岳桥;廖昌珍;施炜;胡博;;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地带新构造演化及其区域动力学背景[J];高校地质学报;2006年03期 |
18 |
夏勇;康锐;杨友运;;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4+5沉积相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6年09期 |
19 |
徐黎明;周立发;张义楷;党犇;;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背景[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04期 |
20 |
傅强;李益;;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8—长7油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地质意义[J];现代地质;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