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研究

杨卫丽  
【摘要】:都市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种特殊景观形态和生产体系,与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当前我国都市圈发展存在着城市不断扩张、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重、城乡差距加大等多种问题,都市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西安都市圈是我国北方和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主要中心之一,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区,如何通过发展都市农业,促进西安都市圈功能优化和城乡统筹,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命题。论文综合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以西安都市圈289个乡镇为研究对象,在大量实地调研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1)对国内外都市农业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总结。研究表明,国内外对都市农业发展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但对都市农业与都市圈互动发展研究并不多见。论文汲取人文-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区域经济学、景观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观点与方法,提出了基于地理学视角的都市圈都市农业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主要方向。 (2)分析了都市农业的特征、功能与类型,探讨了都市农业与都市圈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都市农业已成为都市圈重要的产业类型之一,都市农业区域也正在成为都市圈的重要功能区,都市圈是都市农业的重要载体,两者相互依存。都市农业满足了都市圈生产、生活、生态、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都市圈对都市农业发展的阶段特性、景观格局、功能差异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3)界定了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依据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进程和特点,将其划分为传统农业活力激发期、传统农业快速发展期、农业结构调整快速推进期、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型过渡期、都市农业快速发展期5个阶段。 (4)研究了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特征及功能定位。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具有要素复杂性、独特性、类型多样性、空间异质性、动态与相变性等多重特点,其功能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生态等5个方面。随着西安都市圈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市农业的特点及功能将会不断演化。 (5)利用景观格局指数、SOM神经网络、缓冲区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等多种定量方法,研究了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景观格局。研究发现:①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分布可划分为0—20公里、20—45公里、45公里以外3个圈层,不同圈层的都市农业景观类型存在显著差异;②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景观格局沿河流、道路等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异性;③各种景观类型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6)根据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特点、功能定位、景观格局和区域分布,结合国内外发展实践,构建了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8种发展模式,分别为技术外溢推动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主导产业拉动模式、城镇企业带动模式、城乡互动发展模式、全民参与带动模式、协会组织带动模式、遗址保护性开发带动模式,并对各个模式及其特点、运行机理以及其在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7)在景观格局分析及发展模式构建的基础上,进行了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空间格局的划分,具体划分为近郊都市农业发展区、中远郊都市农业发展区、远郊秦岭都市农业发展带、渭河都市农业发展带、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等5个都市农业发展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都市农业发展区(带)空间格局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模式选择,对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空间格局进行了优化。 (8)对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建议未来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的发展应明确其功能定位、产业定位和空间定位等;编制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将都市农业纳入都市圈规划;完善都市农业发展政策制度;加强都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技人才培养等多种途径,推动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科技化发展。 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系统阐述了都市农业与都市圈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初步构建了都市圈都市农业研究的理论框架;②构建了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都市农业空间格局分析的组合方法,以此为基础对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③构建了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的8种模式,探讨了各种模式特点和内在运行机理,并对其在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中的适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树枫,张强;都市农业的意义及其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8年04期
2 党国印;关于都市农业的若干认识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03期
3 段若鹏;“都市农业研讨会”观点述要[J];理论前沿;1998年08期
4 刘荣章,曾玉荣;台湾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1998年03期
5 刘华周,郑建初;从上海郊区经济结构的转变思考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02年05期
6 祝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农业[J];农村经济;2002年06期
7 肖莎,何智美;“都市农业”在台湾[J];北京农业;2003年06期
8 刁永祚;论都市农业[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肖莎 ,何智美;都市农业在台湾[J];福建农业;2003年06期
10 马俊哲;都市农业与京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1 王新,张仁信,尹一梅;都市农业──未来城市发展的潮流[J];辽宁经济;2001年02期
12 任蔚;面对WTO:北京市都市农业如何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02年06期
13 陶红军,徐华艳;都市农业发展浅析——武汉市的实践[J];农村经济;2003年02期
14 肖莎,何智美;“都市农业”在台湾[J];老区建设;2003年04期
15 肖莎 ,何智美;"都市农业"在中国台湾[J];苏南科技开发;2003年07期
16 肖莎,何智美;“都市农业”在台湾[J];大众标准化;2004年03期
17 肖莎 ,何智美;“都市农业”在台湾[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4年05期
18 周建标;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一)[J];农村.农业.农民;2004年10期
19 许焕岗 ,张平;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都市农业[J];科技潮;2004年06期
20 王波;日本发展都市农业对我国的启示[J];农村经济;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都市农业应用技术提纲[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锐;王丽蓉;;垂直的农场——未来都市农业景观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吴方卫;;论上海现代化都市农业的建设[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兴洪;吴方卫;;论都市农业的节能减排[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瑾;孙国兴;王爱东;;未来15~20年都市农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与战略研究[A];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孟俊杰;;北京市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及增收对策研究[A];第四届农业政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与制度建设论文集[C];2007年
7 蒋和平;张忠明;;北京市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门头沟区为例[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8 ;前言[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白春明;张天柱;王柟;李国新;郑岩;;以循环经济为本规划现代农业园区——以哈尔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方案为例[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冯国民;;发展现代蔬菜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卫丽;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关海玲;都市农业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3 童小芹;乌鲁木齐市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4 罗平;“两型社会”背景下的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唐艺彬;美国纽约大都市圈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邱化蛟;北京市都市农业的可持续性分析与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8 肖永红;城市化进程中太原都市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顾晓君;都市农业多功能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义俊;济南都市圈治理初探[D];山东大学;2010年
2 彭莉莉;西安城市边缘区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周洪梅;上海市都市农业功能与产业结构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志廉;影响珠三角都市农业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君俐;我国都市圈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苏海宽;济南都市圈空间组织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瞳;世界主要都市圈经验的借鉴和北京都市圈的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艾航;北京市都市农业功能性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赵慧莲;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农业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刘晓;都市农业发展思路及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渭城:都市农业亮点多 农民得到实惠多[N];陕西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任羽童 常力文 任武松;“都市农业”翩翩走来[N];广元日报;2011年
3 记者 俞艳婷;生态高效都市农业特色张扬[N];嘉兴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 侯福战 王世友 范培倩;任城都市农业渐入佳境[N];济宁日报;2011年
5 记者 郭曼;科技为都市农业“输血”[N];昆明日报;2011年
6 陈兴鑫 本报记者 刘若辰;“都市农业”发展破题[N];四川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傅淞岩;农博会将推动沈阳都市农业发展[N];沈阳日报;2008年
8 市农委;发展都市农业 推进菜篮子工程[N];解放日报;2008年
9 本报通讯员 郑之祥 任相国 秦国华;高铁时代的“都市农业”[N];德州日报;2009年
10 王子明 本报记者 王红光;阜新“都市农业”后劲真足[N];辽宁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