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系列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评价

王学军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天然产物中的一大类,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大多数此类化合物溶解性能较差、生物利用度不高、生物活性不够强而限制了其药用开发。如果以黄酮类化合物作为先导,对其进行结构修饰,研究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活性优化就有可能发现活性更好、具有药用开发前景的衍生物。因此,设计和合成结构多样性黄酮类化合物库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在对改进的Baker-Venkataraman重排反应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29个黄酮类化合物,建立了一个小规模化合物库。其中7个未见文献报道,还有5个β-丙二酮类化合物也是首次报道。这为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评价奠定了基础。 为了增强黄酮类化合物的脂溶性和药效作用,本文将合成得到的6-羟基黄酮和7-羟基黄酮在碳酸钾的丙酮溶液中与苯甲酰氯反应,得到了4种未见文献报道的6-苯甲酰氧基黄酮和7-苯甲酰氧基黄酮及其衍生物。化合物的脂溶性得到了改善。为了增强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溶性和药效作用,将7-羟基黄酮和1-氯-3-溴丙烷反应生成7-(3-氯丙氧基)-黄酮,接着与诺氟沙星发生亲核取代。首次成功的将诺氟沙星连在了黄酮的7-位羟基上。化合物的水溶性得到了改善。 以HeLa细胞为靶细胞,采用MTT法对合成的黄酮及p-丙二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初步筛选。优选出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25,31和13b。其IC50值分别为19.4μM,87.9μM和95.5μM。用滤纸片法对合成的黄酮和p-丙二酮类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初步筛选。优选出的化合物25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为2.5mg/mL和0.313mg/mL。该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抑制作用。其余化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无明显的抗菌活性。1-(2-羟基苯基)-3-(4'-氯苯基)-1,3-丙二酮、4'-氯-7-羟基黄酮对铜绿假单胞菌swarmming运动能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4'-甲基-6-苯甲酰氧基黄酮对铜绿假单胞菌swarmming运动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菲;金永生;吴秋业;;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年05期
2 张海凤;张绍良;张春雷;孟庆华;;具抗自由基与紫外防护功效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8年01期
3 王海娣;杜冠华;刘艾林;;天然黄酮类化合物的神经氨酸酶抑制活性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9年15期
4 李亚迪;Christopher M.Frenz;陈勉华;王玉荣;李凤娟;罗成;梁宁;杨华;Lars bohlin;王昌禄;;从黄酮类化合物中初步虚拟筛选天然产物类COX-2抑制剂及其体外生物活性检测(英文)[J];中国天然药物;2011年02期
5 曹纬国,刘志勤,邵云,陶燕铎;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12期
6 玄红专;胡福良;;黄酮类化合物抑制微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年01期
7 龚金炎;吴晓琴;毛建卫;张英;;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1年01期
8 陈志卫,胡永洲,吴好好,蒋惠娣;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张作用[J];药学学报;2005年11期
9 王勇;庆伟霞;杨玉霞;赵东保;;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2010年06期
10 胡春梅;吴久鸿;;番荔枝科植物之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09期
11 冯涛;庄海宁;;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特征与抗氧化性关系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8年10期
12 延玺;刘会青;邹永青;任占华;;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合成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8年09期
13 龚金炎;洪辉;吴晓琴;张英;;黄酮类化合物的促氧化作用及其细胞毒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8年12期
14 张思巨;;黄酮类化合物的致癌性[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79年01期
15 李忠;;黄酮类药物的药理与临床[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1976年01期
16 容小翔;;饮食新观念[J];健康博览;1997年03期
17 孙锴;;贯叶金丝桃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减弱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5年06期
18 李军生;阎柳娟;苏辉武;林帧;;一点红黄酮类化合物分离及其抗菌性能研究[J];食品科学;2007年09期
19 汪何雅;赵显峰;王茵;荫士安;;黄酮类化合物的潜在毒性[J];卫生研究;2007年05期
20 郭菁菁;杨秀芬;;黄酮类化合物对动物实验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梁瑞芳;李延天;王丽红;;醇法提取锁阳中总黄酮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伍贤进;李胜华;郭文康;;翻白草中黄酮类化合物HPLC指纹图谱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杨维;夏杏洲;韩维栋;谌素华;王维民;;响应面法优化白骨壤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A];“食品加工与安全”学术研讨会暨2010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单香丽;刘世熙;曹秋娥;;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离解能和单电子分布间的关系[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蜀眉;塔娜;田维平;;桔皮中抗氧化物质的测定[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夏鹏飞;杨桠楠;张培成;;掌叶萍婆中具有抗炎活性的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艾林;王海娣;李铭源;王一源;杜冠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R构效关系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燕志强;杨甲月;徐蕊;秦波;;瑞香狼毒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毒性研究[A];2010植物免疫机制研究及其调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肖萱;纪平元;马端端;郑荣梁;;芦丁对细胞SCE的诱发及对DNA损伤[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10 米玉玲;张才乔;;槲皮素缓解内分泌干扰物引起的生殖细胞氧化损伤机理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九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军;系列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评价[D];西北大学;2012年
2 刘国柱;中药中黄酮类化合物全定性分析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梅;杜鹃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及诱导子对其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4 王菲;软枣猕猴桃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5 包宇;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活性物质的体外模型筛选及抗氧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高蓓;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唐斓;黄酮类化合物和乌头碱代谢机理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8 陈源;金柑等柑橘类果实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及分离鉴定[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黄建蓉;磁场影响有机介质中酶促合成柚皮苷酯机理及其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席军;高压加工技术在蜂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甜;荷叶黄酮类化合物分离纯化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铎;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3 孙静;河北香菊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军;玉米须黄酮类化合物制备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玫;甘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吴桂梅;罗布麻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抗抑郁活性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7 彭爱一;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九里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茜;液相微萃取在中药黄酮类成分分析研究及其与蛋白结合参数测定中的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吴月红;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东飞;蚊子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燕 盛雪飞 吴丹 陈健初;柑橘属中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2 刘 斌;黄酮类化合物——中药化学(十五)[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刘 斌;黄酮类化合物——中药化学(十六)[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刘 斌;黄酮类化合物--中药化学(十四)[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狗舌草黄酮类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试验[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万正煌;橘子越甜越护心[N];健康时报;2009年
7 高拯;红枣食疗功效多[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8 徐文端;常喝豆浆可防癌[N];山东科技报;2000年
9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 李惠明;多吃柑橘保护心血管[N];健康时报;2008年
10 小朱;常吃苹果防肺癌[N];华夏时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