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早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拮抗作用研究
【摘要】:番茄早疫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菌之一,随着番茄在我国境内的种植面积增大,早疫病的危害范围和程度也在逐渐增大。目前化学农药引起的病原菌的抗性增强,施用化学农药的剂量增大,对环境的污染变得愈来愈严重,难以控制。本文主要通过筛选出对早疫病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研究其对早疫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
本实验从实验室保存的四株拮抗菌中筛选出对番茄早疫病具有很强抑制能力的拮抗细菌,通过形态、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用离心拮抗菌发酵液所获得的上清液、拮抗细菌细胞破碎液做平板对峙实验,分析拮抗产物是胞内还是胞外;在拮抗菌无菌发酵液中添加蛋白酶水解,用水解后的发酵液做平板对峙实验,检测拮抗产物的性质;选取不同的外界因素,如温度、pH、紫外线照射时间,测试在不同温度、不同pH和不同的紫外线照射时间条件下,拮抗产物的抗菌活性;将拮抗菌无菌发酵液添加到培养有病原菌的PDA培养基中,观察菌丝的生长变化,用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和培养有病原菌孢子的PDA液体培养基混合,观察孢子的萌发状况;使用拮抗菌发酵液喷洒在盆栽番茄叶片表面,检测拮抗菌的定殖和对早疫病的防治效果。
实验结果为: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鉴定,筛选的拮抗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其向胞外分泌拮抗产物,拮抗产物是蛋白酶类或多肽类物质,能够通过使菌丝畸变、枯萎或者断裂阻止菌丝的生长,还能够强烈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抑制率为92%以上。
抗菌物质在温度为25℃到40℃时抑菌效果最好,温度在70℃、80℃时,仅能显示出微弱的抑菌能力。pH为7左右抑菌能力最强。经紫外线照射4小时以内,抑菌能力没有明显的降低,但是在照射5到6小时后,抑菌能力有所减弱。
含菌体浓度大的拮抗发酵液定殖能力强,先喷洒拮抗菌H发酵液的番茄植株生长状态显著好于其他三组,发病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较高浓度的拮抗细菌H的发酵液其定殖能力起强,先喷洒拮抗菌发酵液能够显著抑制病原菌的感染和扩张,对番茄早疫病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现今番茄早疫病的生物防治技术还不成熟,此研究为番茄早疫病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参考和借鉴。
|
|
|
|
1 |
许方程,吴永汉,刘化宙;几种杀菌剂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评价[J];上海蔬菜;1999年03期 |
2 |
靳振宇;代玉东;赵风云;;番茄早疫病的药剂防治[J];蔬菜;1988年01期 |
3 |
赵士敏;代森锰锌防治番茄早疫病药效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1994年01期 |
4 |
李辉;棚室番茄早疫病的防治[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8年10期 |
5 |
高素菊;棚栽番茄早疫病的防治[J];农村百事通;2002年07期 |
6 |
邹庆道,张子君,李海涛,吕书文,刘志恒;不同温度及光照对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7 |
左秀玲;吴艳春;;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2期 |
8 |
朱慧娥;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江苏农业科学;1985年02期 |
9 |
张立本,宋书华,魏新田,马洪茹;农抗120防治番茄早疫病[J];中国生物防治;1989年03期 |
10 |
魏照信,荆爱霞,李方华;制种番茄早疫病发生与综合防治[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9年03期 |
11 |
石鸿文,高俊峰;棚栽番茄早疫病的防治[J];河北农业科技;2001年11期 |
12 |
肖大正,刘暮莲,黄向荣,张红喜,陈萍,吴伯远;80%代森锰锌WP防治番茄早疫病试验[J];广西植保;2003年04期 |
13 |
苏毅,蔡新,张然,徐晶;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美生)对番茄早疫病的防治效果[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年01期 |
14 |
李再恩;王丽君;段丽红;;番茄早疫病及其防治[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年01期 |
15 |
国育英;;番茄早疫病的症状及防治[J];北方园艺;1985年02期 |
16 |
吕佩珂;邵玉琴;;防治番茄早疫病的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1985年05期 |
17 |
许方程,吴永汉;几种保护性杀菌剂防治番茄早疫病的效果[J];长江蔬菜;1999年03期 |
18 |
雷妍;张永生;惠浩浩;;番茄早疫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蔬菜);2011年02期 |
19 |
唐德志;孙毓彬;何苏琴;;棚栽番茄早疫病的流行原因及生态防治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88年11期 |
20 |
曾丽萍;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的防治技术[J];福建农业;199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