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后期改造及其油气赋存效应
【摘要】:莱州湾地区古近系深层正逐渐成为中国海洋石油勘探的重点目标,特别是在孔店组时期,陆上与其相邻的济阳坳陷内已经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资源。因此,研究其地层特征、断裂特征及构造演化,对揭示莱州湾地区的深层油气藏分布有着极其重要的经济意义。研究区大部位于郯庐断裂带东支和西支之间,区内浅层断裂活动明显,并且在空间展布上复杂多变。因此,对其进行详细的构造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础地质意义。本论文通过对各种地震,钻井等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解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了莱州湾地区古近纪早中期的沉积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对经过莱州湾地区的郯庐断裂带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郯庐断裂带在莱州湾地区内的具体活动时间及其活动强度,并进一步剖析了其自古近纪以来的运动学过程。剔去后期剥蚀、变形等改造的影响,编制古构造演化剖面;研究断层活动特征以及残留厚度恢复等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内各个凹陷的原始沉积面貌。结合对区域动力学背景演化规律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莱州湾地区断裂特征和构造格局的形成;将莱州湾地区与济阳坳陷东部东营、沾化凹陷的沉积-构造进行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古近纪早中期演化阶段,郯庐断裂带对该区的沉积建造没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郯庐断裂带在莱州湾及邻区有明显改造-建造效应的活动时间主要始于古近纪晚期以来,主要表现为郯庐断裂切割和改造了研究区原近东西向展布的构造格局;研究区早、中古近纪曾遭受到强烈不均匀的剥蚀改造,其剥蚀特征总体为南强北弱;控制了研究区古近纪晚期以来的沉积建造和断裂发育;郯庐断裂带总体具右行走滑兼伸展运动属性,幕式间歇发生左行走滑兼挤压活动。研究区内的青坨子凸起、潍北凸起、垦东凸起的主体是在古近纪晚期才开始形成,并对其周缘凹陷的沉积环境产生影响。通过对研究区内的典型剖面进行剥蚀厚度恢复和变形恢复,编制了构造-改造演化剖面,恢复了研究区各个凹陷从古近纪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总结了研究区演化和构造过程对油气赋存条件的影响。
|
|
|
|
1 |
杨波;曾选萍;王改卫;孙和风;;莱州湾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2 |
张林晔;;渤海湾盆地CO_2气藏成因探讨[J];天然气工业;1992年01期 |
3 |
戴俊生,漆家福,陆克政,李理;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构造样式与油气藏的关系[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
4 |
蒋有录;渤海湾盆地天然气聚集带特征及形成条件[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
5 |
邓运华;渤海湾盆地凹陷—凸起油气聚集的差异性[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9年06期 |
6 |
钱基;苏北盆地油气田形成与分布——与渤海湾盆地比较研究[J];石油学报;2001年03期 |
7 |
邵磊,朱伟林,吴国瑄,赵泉鸿;渤中凹陷及周边地区沉积岩若干稀土元素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8 |
操应长,姜在兴,邱隆伟,王居峰;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条件探讨[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9 |
周建勋;周建生;;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变形机制:物理模拟和讨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6年06期 |
10 |
张树林;费琪;叶加仁;;渤海湾盆地边缘凹陷的构造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6年05期 |
11 |
丁增勇;王良书;钟锴;张鹏;刘绍文;;渤海湾盆地新生界残留地层分布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高校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
12 |
高阳;金强;帅燕华;王浩;;渤海湾盆地生物气成因类型与成藏条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1年03期 |
13 |
唐智;;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1979年01期 |
14 |
许化政;;渤海湾盆地泥岩封闭性能研究[J];天然气工业;1991年06期 |
15 |
林畅松,郑和荣,任建业,刘景彦,邱以刚;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凹陷早第三纪同沉积断裂作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J];中国科学D辑;2003年11期 |
16 |
邓运华;渤海湾盆地上第三系油藏类型及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地质);2003年06期 |
17 |
周士科,李焱,陈生泽,马前贵,薛永安;渤海湾盆地渤中34区走滑断裂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18 |
徐杰,马宗晋,陈国光,龚再升,邓起东,高祥林,张功成,蔡东升,张进,赵俊猛;根据周围山地第四纪地貌特征估计渤海第四纪构造活动幕的发生时间[J];第四纪研究;2005年06期 |
19 |
王海生;荣兴屯地区元古界古潜山成藏条件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3期 |
20 |
许卫卫;郑天愉;;渤海湾盆地北西盆山边界地区泊松比分布[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