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西峰油田长8油藏堵水调剖技术研究

郭健  
【摘要】:西峰油田微裂缝发育,注入水很容易沿裂缝窜进,使沿裂缝方向上的采油井遭到暴性水淹,油藏含水上升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高含水阶段,油井注水见效及水淹特征的方向性明显,这类油藏如何控水增油、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注水井调剖技术是改善油田开发矛盾,实现稳产的主要措施之一。通过注水井堵水调剖,能有效的改善吸水剖面,扩波及体积,减小自然递减,提高采收率。虽然前期在西峰三叠系长8油藏开展了一些调剖工作,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注水压力高,爬坡压力受限制的实际情况始终存在 为进一步提高调剖效果,持续可控爬坡压力,研究国内外同类油藏堵水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了储层特点与裂缝水窜特性,开展了室内评价与现场优化相结合的办法,优化了无机复合凝胶体系、有机复合交联两种调剖体系的堵剂配方,提高了堵剂的封堵强度,延长了成胶时间;在段塞设计上采用精细段塞组合模式,强弱反复交替注入,达到了施工期间压力可调可控,平稳上升的目的;在参数设计上以大剂量、小排量注入思路,考虑不同类型堵剂的封堵原理及成胶特点,优化形成了分段塞堵剂用量计算方法,此外通过总结归纳近两年的调剖效果与施工排量的关系,完成了施工排量优化。从现场施工效果来看,爬坡压力逐年放缓,但施工效果逐步变好,初步掌握了适合西峰油田三叠系油藏堵水调剖的整体技术,为今后裂缝治理措施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其它同类油田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福田,阎贵林,李庆印;西峰油田西28-29井组水驱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4期
2 叶成林;张春生;万单夫;;西峰油田董志区长8_1储层层内非均质特征[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8年02期
3 赵欣,史基安,王金鹏,王琪,王雷,孙秀建,王有孝;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长组油砂中不同赋存状态烃的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05年01期
4 ;信息传真[J];中国石油石化;2004年06期
5 黄文芳;张春生;万单夫;曾凡成;万单静;;西峰油田董志区长8_1地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研究[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7年04期
6 贾永刚;宁中宏;;西峰油田注水压力升高原因及对策[J];钻采工艺;2008年05期
7 于波;崔智林;刘学刚;钱俪丹;白嫦娥;朱涛;;西峰油田长8储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对孔隙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李大建;黎晓茸;;西峰油田油井套管气量测试方法[J];断块油气田;2009年01期
9 雷建安,张志国;西峰油田长8砂体沉积微相探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3期
10 曲占庆,王在强,李建廷,潘宏文;西峰油田油井防喷工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10期
11 宗飞;李玉霞;张浩毅;;西峰油田长8油区注水压力高的原因及对策[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6年04期
12 王在强;王秀华;潘宏文;巨亚锋;余志海;;油井清防蜡工艺在西峰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7年02期
13 田增瑞;袁恬;;基于资源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互动研究——西峰模式的案例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年06期
14 刘军锋;石海霞;顾燕凌;;西峰油田白马南区裂缝发育储层合理开发技术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5 何文祥;马清;;用油藏数值模拟法优化特低渗透储层开发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16 张法;西峰油田油井防喷工艺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年S4期
17 王在强;王君;隋学旭;李建廷;杨国锋;曲占庆;;油井自动监测与计量技术在西峰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5年06期
18 广;;西峰油田“数字化”采油管理系统通过国家验收[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6年19期
19 黎晓茸;杨立华;李大建;姚洋;;西峰油田注水引起的微粒运移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2008年02期
20 李鲜蓉;柳益群;高辉;白清华;樊婷婷;;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合水地区长8层段储层特征[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明辉;张刘平;罗晓容;毛明陆;杨飏;;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段储层流体作用期次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张桂意;王健;唐洪涛;;胜坨油田堵水调剖效果影响因素分析[A];提高油气采收率技术文集[C];2009年
3 黄立信;董汉平;俞理;吴庆红;崔庆锋;;油藏内源微生物分布研究[A];第十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郭涛;张彬;李文武;燕涛;;基于FLUENT的深水油藏传热传质数值模拟研究[A];2010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林少华;庞雄奇;周海燕;;深盆油藏与深盆气藏成藏对比及主控因素分析[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向开理;何国良;;具有应力敏感地层的双重介质分形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的预测-校正法[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王海潮;韩春元;左银卿;郭永军;杨彩虹;;饶阳凹陷留西地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含油性[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云美厚;丁伟;王新红;杨凯;;油藏水驱时移地震监测岩石物理基础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任宝生;芦凤明;马立军;;羊三木油田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与实践[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姚军;李亚军;黄朝琴;;考虑渗透率张量的各向异性油藏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低渗透油藏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实验及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2 林春阳;基于PEBI网格油藏数值模拟器的研究、开发与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解伟;西峰庆阳区长8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栾海波;松辽盆地永平油田油藏开发地质与开发部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路原;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1年
6 张光明;开发中后期油藏精细描述与开发调整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2年
7 曾顺鹏;高含水后期油藏改建储气库渗流机理及应用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8 刘顺生;含水油藏注蒸汽开发机理及油藏工程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9 李继红;复杂断块油藏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王自明;油藏热流固耦合模型研究及应用初探[D];西南石油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健;西峰油田长8油藏堵水调剖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伍亚军;西峰油田油井产能判识及增产技术优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3 何青城;西峰油田西137区块储层特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4 王联国;西峰油田长8油藏裂缝特征认识及治理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杨丽;西峰油田白马北区长8油藏开发储层特征评价[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6 全洪慧;西峰油田白马中区长8油层稳产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7 云彦舒;西峰油田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8 王谦;西峰油田白马北区长8油层组油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9 倪天禄;油藏动态模型数值模拟软件研制与应用[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10 张永成;新杜1块注空气开采可行性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广龙;超四亿吨级的大油田——西峰油田[N];科技日报;2004年
2 王志恒 李辉宁 李科华;西峰油田企地共建和谐[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记者 康劲 通讯员 李辉宁 李科华;长庆西峰油田开创“企地和谐”[N];工人日报;2006年
4 杨世智;陇原上的绿色油田[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记者 杨文礼通讯员 张勃;西峰油田150万吨产建工程获金奖[N];中国石油报;2008年
6 本报通讯员 李红星 史文光;向年产150万吨挺进[N];中国石油报;2003年
7 何成军;地企共建 唱响和谐[N];甘肃经济日报;2007年
8 胡文瑞;西峰油田发现记[N];科技日报;2008年
9 李铭 特约记者 张树民;长庆西峰油田上产得手[N];中国石油报;2004年
10 记者 杨文礼 特约记者 史文广;董志塬上节能曲[N];中国石油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