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页岩气藏体积压裂评价及产能模拟研究

梁利平  
【摘要】:在我国油气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和国外页岩气开发取得突破的环境下,我国对页岩气藏的开发逐年重视,并视其为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部分。过去两年,我国的页岩气开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涪陵示范区为标志的川渝页岩气开发区实现了单井15×104m3/d,累产7300×104m3的成果,使我们对页岩气的开发充满了期待和希望。然而,开发页岩气藏需要具备一定的进行大规模水力压裂的条件,这就要求页岩储层具有一定密度和连通性的天然裂缝,而对于复杂天然裂缝网络的描述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不同于常规低渗透油气藏,页岩气的渗流不仅存在达西流动,还存在气体吸附解吸过程和扩散流动,这些渗流机理的共同作用使得页岩气渗流规律非常复杂。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是实现对页岩气藏进行产能预测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 本文首先对四川须家河组页岩露头进行了物理性质实验测试,包括矿物分析、岩石密度测试、水平地应力测试、三轴应力测试、抗张抗剪强度测试等。结果发现,以水平地应力差、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岩石脆性为判别指标时,四川须家河组页岩均符合形成裂缝网络的条件;从抗张抗剪强度测试结果可知,页岩水平方向具有优先开裂的条件;以硬度测试为基础,利用无声致裂剂致裂并统计岩心压裂的裂缝条数、崩落的碎块和裂缝面密度的方法,提出了判断页岩气藏形成网状裂缝的标准。然后,以黑油模型为基础模型,以气体总量相等为原则,采用溶解气代替吸附气的方法,通过Fracman生成的离散裂缝网络模拟复杂的天然裂缝,完善了单一介质黑油模型模拟页岩气的产能预测模型,对比传统的双孔单渗模型模拟结果发现,二者均能较好地进行页岩气产能预测。第三,对影响页岩气单井产量的诸多参数进行了模拟,如基质渗透率、人工裂缝参数、天然裂缝参数、吸附气量等。结果发现,页岩气单井产量与基质渗透率、人工裂缝长度、人工裂缝条数、天然裂缝导流能力、天然裂缝连通性和吸附气量均呈正比,与天然裂缝间距成反比;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主次排序,对产能的影响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基质渗透率、人工裂缝长度、天然裂缝间距和吸附气量,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和BP试验法对这一排序进行了验证;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进行了图版绘制,并以BP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各因素对改造体积的影响关系进行训练,从而用以快速确定任意条件下的改造体积形状和大小。最后,对实际页岩区块A进行了模拟计算,对比了水平井和直井开发实际页岩区块的产能情况,并对采用水平井开发时的裂缝参数进行了优化,为该区块的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月先;钟水清;;川渝地区页岩气藏勘探新选向研讨[J];青海石油;2008年03期
2 谭蓉蓉;;我国页岩气开发前景广阔[J];天然气工业;2008年12期
3 赵群;王红岩;刘人和;拜文华;张晓伟;;世界页岩气发展现状及我国勘探前景[J];天然气技术;2008年03期
4 张金川;汪宗余;聂海宽;徐波;邓飞涌;张培先;殷毅;郭华强;林拓;张琴;张德明;;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J];现代地质;2008年04期
5 张林晔;李政;朱日房;;页岩气的形成与开发[J];天然气工业;2009年01期
6 郑言;;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J];中国石化;2009年02期
7 张利萍;潘仁芳;;页岩气的主要成藏要素与气储改造[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8 李新景;吕宗刚;董大忠;程克明;;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9 李建忠;董大忠;陈更生;王世谦;程克明;;中国页岩气资源前景与战略地位[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10 谭蓉蓉;;专家谈页岩气[J];天然气工业;2009年05期
11 聂海宽;唐玄;边瑞康;;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J];石油学报;2009年04期
12 刘永权;;页岩气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浅析[J];才智;2010年25期
13 李培凤;;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现状及几点建议[J];网络财富;2010年16期
14 张抗;;在页岩气发展中重视综合勘探开发[J];当代石油石化;2010年07期
15 段永刚;李建秋;;页岩气无限导流压裂井压力动态分析[J];天然气工业;2010年10期
16 郭晓茜;;页岩气成因类型及控制因素浅析[J];才智;2010年27期
17 张焕芝;何艳青;;全球页岩气资源潜力及开发现状[J];石油科技论坛;2010年06期
18 范昌育;王震亮;;页岩气富集与高产的地质因素和过程[J];石油实验地质;2010年05期
19 付斌;杨春生;王径;张连军;杜德甫;蒲俊伟;张莉洁;;美国页岩气藏勘探开发及其启示[J];天然气技术;2010年06期
20 李虎;秦启荣;曾杰;何璐;何溥为;陈晨;;对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思考[J];天然气技术;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世界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面临的环境问题[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2 叶舒阳;;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A];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低碳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王玉芳;包书景;张宏达;葛明娜;王劲铸;孟凡洋;任收麦;;国外页岩气勘查开发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吴西顺;;世界各国页岩气政策综述[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01地质科技与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研讨分会场[C];2013年
5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A];“宝塔油气”杯第四届天然气净化、液化、储运与综合利用技术交流会暨LNG国产化新技术新设备展示会论文集[C];2014年
6 林斌;郭巍;赵肖冰;曹瀚升;王少华;;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概率体积法在三江盆地古生代页岩气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7 印兴耀;吴国忱;;页岩气储层地震评价[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8 蔡启宏;傅子云;;地震频率信息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应用的可能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9 刘禹;王常斌;文建军;宋付权;;页岩气渗流中的力学模型分析[A];第二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滕吉文;刘有山;;中国页岩气成藏和潜在产能与对环境的污染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群;蜀南及邻区海相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有利目标优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2 李建青;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选区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李亚男;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及其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4 翟常博;川东南綦江—仁怀地区页岩气成蔵条件及有利目标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梁利平;页岩气藏体积压裂评价及产能模拟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6 聂昕;页岩气储层岩石数字岩心建模及导电性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白振瑞;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吴勘;扬子北缘中二叠统孤峰组地球生物学构成及页岩气地质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9 李智学;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延安组页岩气成藏规律与潜力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10 李猛;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沉积体系与页岩气富集规律[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龙;页岩气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2 康玮;页岩气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杨敏;我国页岩气开发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刘玉婷;中外页岩气评价标准之比较研究[D];长江大学;2012年
5 王威;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李陈;页岩气非定常渗流理论及其试井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马晓彬;中—低勘探程度区页岩气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张磊;彭水、黄平区块页岩气井壁稳定性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9 尹虎;页岩气藏试井解释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10 古伟;涪陵地区大安寨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晶 史丰蕾;决策层力推页岩气科技攻关[N];中国能源报;2011年
2 克利福德·克劳斯 汤姆·策勒(美) 王可 译;页岩气开发改变了这里[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记者 杨晓宇;页岩气开发“十二五”决意提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窦克林;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新支点:页岩气勘探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1年
5 本报驻美国记者 温宪;页岩气或将改变美能源结构[N];人民日报;2011年
6 史蒂凡·尼克拉 王晓苏 编译;德国能复制美“页岩气神话”吗[N];中国能源报;2011年
7 汪陵;页岩气领域的合作令人期待[N];中国工业报;2011年
8 范力 许新峰 顾家瑞;美国页岩气开发提速[N];中国石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秀强;页岩气勘探开发 必须走“中国道路”[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滕艳 本报通讯员 李凤;你好,页岩气时代[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