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关天经济区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因评价

尚艳敏  
【摘要】: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与大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处理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社会经济矛盾,发展大遗址文化产业可以使大遗址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为大遗址保护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路径。因此,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动因进行分析。在理论研究方面,阐释相关概念,并在总结钻石理论、系统演化动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因分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并分析二者对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机理。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最邻近距离、核密度等方法研究关天经济区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现状,基于现状构建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因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综合评价层2层,因素评价层5层,指标评价层则由18个具体指标构成,之后,给出指标数据的来源、计量标准和评价等级,利用AHP-FCE模型评价关天经济区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因。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对关天经济区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①外部动因重要性高于内部动因,政府资金支持、大遗址的综合价值的重要性高于其余16个指标;②关天经济区41处大遗址的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因发展程度整体偏低,空间分布极不均衡;③古遗址类大遗址的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因的发展程度要好于古墓葬类大遗址,而大遗址越靠近发达的城镇建成区,对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和发展越有利,而且,并非大遗址时代越久远,动因发展程度越高;④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现状较好的大遗址,其动因发展程度不一定高。本文主要是针对关天经济区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因进行研究,通过对动因的分析和综合评价,把握动因目前的发展现状,明晰动因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内部动因和外部动因的优化建议,为缓解大遗址文化资源保护与城乡建设之间矛盾的道路探寻、大遗址文化产业集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安定明;卜文军;田翠芳;;张家口市遗址文化产业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5期
2 卜文军;;张家口市遗址文化产业开发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08期
3 谢代兴;苏春田;唐建生;孟小军;周海;;桂林甑皮岩遗址文化层塌陷治理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年10期
4 刘敏;对黑龙江省汤原县伏兴遗址文化内涵的认识[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6期
5 丁玉玲;万伟成;;李渡遗址文化遗产的构成、属性与价值[J];农业考古;2012年06期
6 樊维华;;(艹也)儿遗址文化性质初探[J];考古;1994年01期
7 崔树华;;白泥窑遗址文化遗存述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01期
8 柳泽;毛锋;周文生;李强;;基于空间数据库的大遗址文化遗产保护[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9 权标;白童;王希;权东计;;遗址文化旅游消费者群体细分与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建议[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王晓娟;;西安发展遗址文化产业的思路研究[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1 马云超;史红红;;政府开发与利用大遗址文化资源研究综述[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1期
12 梁会丽;;吉林省梨树县风水山遗址文化因素试析[J];草原文物;2012年01期
13 康捷;;关于唐山大城山遗址文化性质的讨论[J];考古;1960年06期
14 李家和;江西德安县石灰山遗址文化分析[J];江西文物;1989年03期
15 吴汝祚;对三元宫遗址文化性质和分期问题的探讨[J];江汉考古;1990年03期
16 唐云明;;台西遗址漆器的渊源及遗址文化性质的探讨[J];华夏考古;1988年02期
17 高大伟 ,岳升阳;南越国宫苑遗址文化价值的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2005年02期
18 向绪成;黄梅龙感湖三处新石器遗址文化性质初析[J];江汉考古;1987年01期
19 朱诚,于世永,张强,张芸,李刚,赵宁曦;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遗址文化间歇层与全新世埋藏古树研究(英文)[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20 ;更正[J];草原文物;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胜利;;湖北麻城罗家塆遗址文化层中的类脂物分布特征及其意义[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晗;关天经济区大遗址文化空间现状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2 尚艳敏;关天经济区大遗址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动因评价[D];西北大学;2016年
3 樊海强;遗址文化产业体系构建与结构优化探析[D];西北大学;2006年
4 韦炜;西安市大遗址文化资源的管理体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苏晓梅;昆明晋宁遗址文化景观保护性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6 邹辉;大遗址文化产业效率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7 赵垄;大遗址文化产业结构体系构建中的政策支持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陈玛莉;大遗址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王陵茜;论大遗址文化的保护与开发[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袁楚静;瓷器纹饰在曲河窑遗址文化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尹检顺 徐佳林;湖南湘阴青山遗址文化面貌独特、文化因素复杂[N];中国文物报;2009年
2 记者 周少诚 通讯员 陶宏;重庆加快建设抗战遗址文化长廊[N];人民政协报;2010年
3 记者 单红;闹市史前遗址文化层完整丰富[N];无锡日报;2010年
4 记者 徐键;专家学者齐聚扎鲁特 共解“南宝”遗址文化类型之谜[N];通辽日报;2010年
5 记者 王慧敏;全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召开[N];安阳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范丽敏;余姚探索遗址文化保护新模式[N];中国贸易报;2009年
7 刘鄂;先民确立的“文化”[N];湖北日报;2006年
8 记者 陈敏;解放思想拼抢机遇谋划旅游重大项目 整合资源强化宣传塑造旅游整体形象[N];汉中日报;2011年
9 记者 王海玲通讯员 孙静;我市普查出新文物点199处[N];新乡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