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发展的经济机理、效率评价与路径选择研究
【摘要】:绿色发展是当前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需要面对的复杂课题,也是我国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是进一步推动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幸福感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百年目标都有重大意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切实凸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五大发展新理念的交集皆在绿色发展。当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约束日益增强,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面临较大压力。为了实现我国“十三五”时期的绿色发展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转型需要,有关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论文结合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现实背景,运用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资源环境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沿着理论阐释——实践分析——路径选择的思路展开,阐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指出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家庭及政府等诸多层面经济主体复杂的利益关系导向、各类市场主体行为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作用以及制度安排设计问题,需要从经济学角度对国民经济运行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实践考察。基于此,论文构建了微观层面行为转型——中观层面协同推进——宏观层面制度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而从这三个方面系统解析绿色发展的经济机理,对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理论阐释。为了将理论研究落实到现实层面,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运用SBM模型测算了中国2006-2015年的绿色发展效率,从宏观角度客观评价近10年全国绿色发展实践的总体效率现状、进而从中观层面测算30个省市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并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评价同一制度体系下各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还进一步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经济结构、地方政府影响、文化科技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六个方面设计指标体系,运用Tobit模型分别对全国、东中西部以及八大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为新时代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提供现实基础。最后,在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新时代中国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的微观、中观以及宏观路径选择,包括:微观层面经济主体企业绿色生产和家庭绿色生活的行为转型路径;中观层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发挥地方政府作用的协同推进路径;宏观层面绿色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安排以及激励约束实施机制设计的制度保障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构建了绿色发展经济机理的分析框架并分别从微观层面经济主体行为转型,中观层面产业、区域、地方政府协同推进以及宏观层面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全面解析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绿色发展的推进机理;第二,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绿色发展的内涵特征并提出微观层面行为转型是绿色发展的基础,中观层面协同推进是绿色发展的关键,宏观层面制度安排与设计是绿色发展的保障的新观点;第三,采用非定向SBM-DEA方法整体评估全国、省域及细分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并进一步探索性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经济结构、地方政府影响、文化科技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六个方面选取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指标并构造Tobit模型对全国、东中西部以及八大区域进行了实证检验,为绿色发展的精准施策提供了实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