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优化特征约束的文物碎片虚拟匹配方法研究

汤慧  
【摘要】:陶质文物是社会文明与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陶质文物一般用陶土制作,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因素的影响,发掘出土时大多数已支离破碎,表面特征模糊。作为陶质文物的典范,兵马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被发掘时破损严重,碎片数量巨大,且杂乱无章,这给修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由于已有的碎片匹配和孔洞修复方法对几何特征的完整性要求较高,且存在特征单一、误差大以及效率低等弊端,因此对破损兵马俑的修复效果不够理想。针对兵马俑碎片三维数据模型的数据量大、数据点分布不均匀以及噪声含量高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文物虚拟复原中的碎片断裂面匹配和孔洞修复等关键技术,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GH-LS3D和模拟退火ICP的碎片匹配方法首先采用GH-LS3D算法将碎片断裂面进行粗匹配,然后采用基于尺度因子和模拟退火系数的ICP算法实现断裂面的精确匹配,从而实现文物碎片的匹配。通过将该匹配方法应用于bunny和dragon公共数据集以及兵俑和马俑文物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数据量大、分辨率差异较大点云数据模型的匹配精度,实现文物碎片匹配。(2)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分割的碎片匹配方法首先提取碎片断裂面上的凹凸特征点,然后采用基于混合流形谱聚类的分割算法对特征点集进行区域分割,最后采用基于SVD的ICP算法对区域进行匹配,从而实现碎片精确匹配。通过将该匹配方法应用于公共数据集和马俑文物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区域点云的重叠率,有效解决低重叠文物断裂面匹配。(3)提出一种基于扩展PFH特征的碎片匹配方法首先构建碎片断裂面上显著特征点的EPFH特征描述子,该描述子具有较强的区分度;然后利用采样一致性算法估算断裂面匹配的刚体变换,以实现初始匹配;最后利用基于k-d树的ICP算法实现断裂面的精匹配。通过将该匹配方法应用于cake公共碎片数据集和兵俑文物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噪声含量较高的文物碎片匹配。(4)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线细分的径向基函数文物孔洞修复方法该方法利用径向基函数构建隐式曲面,并通过特征线来细分孔洞区域,是一种全局修复方法。在孔洞修复过程中,可以避免空间分割和整合的过程,有效捕获到孔洞细节特征,使得修复后曲面更加接近原始真实形状,与周围网格有很好的光顺连接。通过将该修复方法应用于bunny和horse公共数据集以及兵马俑文物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不同类型、不同几何特征的孔洞修复效果良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杨必胜;董震;;点云智能研究进展与趋势[J];测绘学报;2019年12期
2 王雯;任小玲;陈逍遥;;一种改进的区域增长彩色3D点云分割算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8年11期
3 陈华臻;高健;;面向反光工件点云缺陷的点云增强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9年07期
4 马东岭;王晓坤;李广云;;一种基于高度差异的点云数据分类方法[J];测绘通报;2018年06期
5 杨泽鑫;程效军;丁琼;程小龙;;面向室内场景点云的对象重建[J];测绘通报;2017年06期
6 翁福洲;黄鹤;;快速点云定向数学模型实际精度分析[J];北京测绘;2017年04期
7 琚俏俏;王令文;;基于自适应切片的点云压缩算法[J];工程勘察;2017年09期
8 许宁;钟友玲;;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点云重建技术研究[J];数码世界;2017年08期
9 龚书林;;三维激光点云处理软件的若干关键技术[J];测绘通报;2014年06期
10 徐守乾;朱延娟;;稀疏点云的曲面重构[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03期
11 梁新合;梁晋;郭成;曹巨明;;法向约束的多幅点云数据融合算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12 周德芳,刘京南,余玲玲;基于OpenGL实现三维重构点云处理[J];电子工程师;2003年10期
13 周志宇;陈斌;郑光;吴秉校;苗馨予;杨丹;徐驰;;基于地基激光雷达点云的植被表型特征测量[J];生态学杂志;2020年01期
14 孙国强;嵇卉;庞岩;;机载点云空洞的修复方法[J];北京测绘;202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帅鑫;李广云;覃驭楚;王力;;复杂环境下基于分层优化的移动测量方法[A];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论文集——S13 自主导航[C];2020年
2 牛雪娟;刘景泰;孙雷;;基于小波变换的栅格点云多分辨率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杨雪春;;反求工程建模中点云切片技术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小祥;刘宝武;;车载点云中建筑物快速提取方法[A];地理信息与人工智能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张舒;谢艾伶;白志辉;王响雷;;三维激光扫描点云粗差剔除方法研究[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6 解辉;张爱武;孟宪刚;;机载激光点云快速绘制方法[A];第二十五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2年
7 李文涛;韦群;杨海龙;;基于图像的点云生成和预处理[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吴新桥;王昊;杨家慧;;面向电网巡检的点云高精度配准算法研究[A];生态互联 数字电力——2019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9年
9 童艳丽;施昆;李志杰;;机载激光点云与影像的融合与分类技术研究[A];云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10 马国庆;陶萍萍;杨周旺;;点云空间曲线的微分信息计算及匹配方法[A];第四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旭;复杂零件三维重建与点云配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杨佳琪;点云局部特征描述与匹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3 吴东庆;基于离散微分几何理论的3D点云配准与评价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9年
4 汤慧;基于优化特征约束的文物碎片虚拟匹配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5 霍朗宁;基于单站地基激光雷达数据的油松失叶率定量估算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6 胡晓斌;车载移动测量地物分类方法与重建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7 蔡湛;迁移学习点云滤波及建筑物特征线提取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8 李亮;基于点云匹配的智能车定位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9 师翊;基于点云的苹果树冠层光照分布与生长过程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徐敏峰;基于质点分布优化的点云法向一致性和重新网格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周雁;基于点云的复杂物体曲面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2 张慧智;基于车载激光点云的道路参数化精细建模[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3 高航;基于线面几何特征的点云配准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4 戚明旭;基于全向摆动激光雷达的三维稠密点云创建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5 田茁成;基于激光点云的动态目标运动信息提取技术[D];山东理工大学;2019年
6 崔强;基于图优化的多站激光点云拼接算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7 马蕊;基于高斯加权离散导数的线点云几何特性估算[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8 姜健芃;基于多向点云拼合的快速三维人体测量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19年
9 付戬;基于色散共焦传感器的航空叶片型线测量[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10 陈鲲翔;基于无人机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静;私企的天空有点云[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2 记者 张莹莹;指点云岭 激扬文字[N];云南政协报;2012年
3 商报记者 张绪旺;盘点云计算:概念众多 能力存疑[N];北京商报;2011年
4 记者 王力中 通讯员 沈惠芳;世界顶尖点云扫描设备技术入驻德清[N];湖州日报;2015年
5 曹裕华 高化猛 江鸿宾;激光点云 亦真亦幻[N];解放军报;2013年
6 VAR记者 张林才 郭宏远 彭敏;点云成金[N];电脑商报;2011年
7 高卫松 蔡列飞;武大师生两论文获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奖[N];中国测绘报;2014年
8 记者 祝桂峰 通讯员 张荣;构建“智慧广州”又添新技术[N];中国矿业报;2012年
9 张立本 彭桂辉;航测局四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N];中煤地质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李树翀;价值:云计算的终极砝码[N];中国计算机报;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