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秦岭“勉略宁”三角地块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汪军谊  
【摘要】: 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秦岭“勉略宁”三角地块是一重要的矿化集中区,其中产出有煎茶岭大型金矿床、铜厂铜矿床、李家沟金矿床、东沟坝大型Pb、Zn、Au、Ag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等通过对该地块区域地质构造演化与成矿、地质组成及结构构造与成矿、主要矿化带的分布及矿床组合特征、典型矿床(点)地质地球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机制的系统研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 根据区域地质组成及区域资料分析,认为“勉略宁”地块经历了晚太古代—早、中元古代古基底裂解、增生,晚元古代基底拼接,加里东期地块整体隆升以及印支—燕山期陆内造山等主要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壳幔作用活跃,构造运动复杂、各圈层的物质及能量交换频繁、成矿作用显著等特点。 地块是由新太古宙鱼洞子岩群结晶基底、元古宙大安岩群、何家岩岩群、碧口岩群过渡性基底以及震旦系、泥盆—石炭系盖层及不同时期、不同构造环境条件下侵入的超基性、基性和中、酸性岩浆岩组成;由古基底拼接构造带、边界断裂构造带、盖层和基底滑脱带等构造带“焊接”于一体的复杂地块。其中鱼洞子花岗—绿岩地体、中、上元古宙碧口岩群细碧—角斑岩建造和深源基性—超基性岩浆岩等是主要的含矿和容矿建造;而古基底拼接构造带、边界断裂构造带的长期构造—岩浆活动则是基底建造中成矿元素活化、迁移的外在动力和富集、沉淀的重要场所。 根据地块内基底岩石组合特征及空间分布、各主要组成部分相互间的关系而构建的地块构造格局以及矿床的成因类型、组合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划分出三个多金属、贵金属成矿带,即北部Au—Ni、Au—Fe矿带;中部Au—Ag—Cu—Pb—Zn—Ba等多金属矿带和南部Cu—Au矿带。矿带内各种因素(物质组成、构造作用、岩浆作用等)相互偶合、相互作用构成各具特色的聚矿系统,使各成矿带内矿体、矿化体具形似的矿化类型、元素组合及成矿作用过程,且在空间展布上具成群、成带分布之特点。 通过对中部成矿带中铜厂铜矿床、物矿床等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铜厂铜矿床主要成矿物质来自中、上元古宙碧口岩群海相火山岩,经过海西期岩浆作用,特别是印支—燕山期构造改造作用形成的岩浆+构造叠加改造型铜矿床;东沟坝、东皇沟Pb、Zn、Au、Ag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则是在晚元古代海相火山喷发—沉积作用过程中形成,具有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特征,但东沟坝矿床形成于火山洼地环境,东皇沟矿床形成于近火山口相。 北部成矿带中煎茶岭金矿、金洞子金矿点地质地球化学反映,前者主要成矿物质来自煎茶岭超基性岩,岩体在长期活动的韧—脆性断裂构造强烈改造下发生退化蚀变,使岩体中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形成成矿流体而最终就位于岩体与震旦系白云岩的构造接触带附近。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与超基性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后者成矿物质主要来自鱼洞子花岗—绿岩地体,而成矿动力改造机制和矿化成因类型与煎茶岭金矿床具有相似性,且二者在空间上均处于勉—略断裂的平行次级断裂构造带中。 对南部成矿带中李家沟金矿床及其外围Cu—Au矿化点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成矿元素来自基底大安岩群及辉绿岩、钠长岩、钠长斑岩等岩脉, WP=5 成矿受勉县—阳平关边界断裂旁侧平行次级断裂的多期活动所产生的岩浆、构造热液控制明显,特别是印支—燕山期构造活动对该矿带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矿床成因属于与中、基性脉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化)体在空间上主要沿基底与盖层构造接触部位成群、成带分布。 综合以上研究,该地块中矿(化)体在空间上明显沿边界断裂构造带旁侧平行次级断裂构造带及古基底拼接构造带两侧成群、成带分布;主成矿期主要集中与晚元古和印支—燕山期,晚元古期成矿作用以海相火山喷发—沉积作用为主,形成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的Pb—Zn—Au—Ag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印支—燕山期则主要以构造叠加改造作用为主,形成与一定含矿建造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Au矿床和构造改造型矿床;前者主要沿古基底拼接构造带两侧分布,后者主要沿主构造带旁侧韧—脆性断裂带分布。火山喷流—沉积成因的Pb—Zn—Au—Ag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主成矿环境为古火山口和火山洼地沉积环境,主要赋矿层位为不同火山沉积旋回过渡层位或火山熔岩向火山碎屑沉积转换层位,构造蚀变岩型Au矿床和构造改造型矿床主赋矿环境为长期活动的构造—岩浆带,主赋矿层位为叠加于含矿建造上的韧—脆性构造带,特别是基底与盖层接触界面附近的断裂构造带。 因此,地质找矿工作在战略上应集中在三大主要成矿带上,北部成矿带重点放在主要含矿建造与韧—脆性断裂的叠加部位;中部成矿带应重点恢复古火山机构及基性火山岩与韧—脆性断裂的叠加部位;南部成矿带应主要考虑基底与盖层间的构造活动带,加大对该部位的深部工程验证工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迟晓彬;杨云宝;;萝北-嘉荫一带成矿类型及找矿方向[J];民营科技;2011年07期
2 赵在胜;靖哲;王峰;王伯勋;;东昆仑克孜勒萨依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J];吉林地质;2011年02期
3 杜小全;;黔北二叠纪锰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J];矿产勘查;2011年03期
4 何保丽;;广西滑石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5 张宇宏;孔宏杰;朱连武;;河南省嵩县马老石沟银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6 胡清乐;金尚刚;魏克涛;黄志辉;朱建东;张国胜;;湖北大冶铜绿山矿田深部找矿工作进展及下步找矿方向[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3期
7 张春晓;王雪松;;黑龙江省伊春市南岔区浩良河镇吉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8 王伟中;刘文峰;;河南省舞钢市雷沟金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7期
9 宋小军;梁北山;王小平;;甘肃玉门市南湖西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甘肃科技;2011年11期
10 唐海涛;臧恩光;王雪松;衣存昌;;黑龙江省桦南县新立金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11 胡朗;孙萍;张成国;姜建军;;桦甸市八家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吉林地质;2011年02期
12 李福亮;;那日斯太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年04期
13 李万忠;;河南嵩县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方向[J];地质调查与研究;2011年02期
14 郭双龙;;中条山后山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1年04期
15 周善辉;;广西恭城县鸡笼山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科学之友;2011年14期
16 张选固;刘萍;;陕西凤太地区深部铅锌矿找矿工作进展及未来找矿方向[J];陕西地质;2011年01期
17 闫玉城;田淑娟;曹武;蒙殿朝;于文明;徐洪波;;内蒙古赛汉敖包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新疆有色金属;2011年03期
18 邵明明;曲伟勋;陈兵宇;邢美楠;;三山岛金矿构造特征及找矿意义[J];矿业工程;2011年04期
19 陈植文;;广西板利类卡淋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西部探矿工程;2011年06期
20 李忠宝;李钢;;河南省内乡县洞清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会文;;试论蓟县东山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A];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科技论文集[C];2004年
2 瓮纪昌;李文智;汪慧军;;豫西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与找矿方向[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3 王凤茹;刘国印;薛基强;;河南省宜阳县银洞岭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4 袁波;汪志强;刘树峰;石小峰;王晖;陈世杰;;略阳县煎茶岭地区金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探讨[A];2011(昆明)中西部第四届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裴永万;;辽阳市东京陵地区石膏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探讨[A];2010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10年
6 白凤军;;罗村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A];合作 发展 创新——2008(太原)首届中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彭磊;金文巧;杨琳;张莹;;河南省伏牛山东麓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8 方维萱;柳玉龙;郭茂华;包昌良;;云南东川滥泥坪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发现与找矿方向[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耿怡智;郑继荣;马春阳;杨显道;;嵩县范疙瘩金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分析[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10 邹光富;汪名杰;姚鹏;李建忠;唐高林;李贵鸿;;四川九龙县黑牛洞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A];2010'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锐;内蒙古集宁—凉城地区银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D];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
2 肖润;西藏改则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年
3 于学峰;山东平邑归来庄矿田金矿成矿作用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智明;扬子北缘及周边地区铅锌成矿作用与找矿方向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李毅;广西热水沉积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田黎萍;阿尔金山南缘晚古生代花岗岩类与成矿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冯孝良;里伍铜锌矿床成因及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8 马光;鄂东南铜绿山铜铁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模式及找矿方向[D];中南大学;2005年
9 路彦明;新疆东准双泉地区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勘查找矿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李德荣;黑龙江三矿沟铜多金属矿区(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军谊;秦岭“勉略宁”三角地块成矿地质背景、矿化类型、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D];西北大学;2001年
2 韩要权;西秦岭东部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D];中南大学;2004年
3 谢春林;山东乳山地区金矿床成矿信息研究与找矿方向探讨[D];长安大学;2004年
4 秦覃;玉龙式斑岩型铜(钼)矿床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董树义;西藏东部江达构造带演化及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学刚;黑龙江省塔源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英伟;黑龙江省海林市新兴林场地区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D];吉林大学;2010年
8 秦务真;吉林省延边金谷山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张彦艳;延边百里坪银、多金属矿化区控矿地质条件与找矿方向[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茜;攀枝花市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及找矿方向[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彭桂梅;湘西—鄂西成矿带找矿方向明了[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2 邓蓓蓓;确立找矿方向 力争新的突破[N];中煤地质报;2008年
3 新疆有色集团公司原地质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新疆地质学会理事 单久让;新疆稀有金属矿产找矿方向的思考[N];新疆科技报(汉);2007年
4 陈铭荣;多源地学信息综合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黄丽;区域性矿产评价再传捷报[N];中国矿业报;2004年
6 江钨集团岿美山钨业有限公司 李常青;岿美山黑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探讨[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9年
7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加强成矿规律研究 提供矿产资源保障[N];中国矿业报;2006年
8 万明秀;新疆地矿局两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黄金报;2007年
9 ;三方联手共寻草原宝藏[N];中国黄金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东;我国黄金工业发展前景广阔[N];中国黄金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