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尖山—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沉积相研究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型陆相沉积盆地之一,面积25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油气资源相当丰富,油气勘探与开发潜力巨大。当前,鄂尔多斯盆地已成为我国油气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战略地区之一。
胡尖山-姬塬地区作为鄂尔多斯盆地的一个重要油气产区,三叠系延长统长6油层组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地区的主要含油层系,其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与合理开发对长庆油田的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搞清该区目的层油气富集规律及下一步的勘探方向,对胡尖山-姬塬地区延长组长6段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格局、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沉积物物源方向等进行了研究。
本文以陆相湖盆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层序地层学,油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实验及地质研究相结合,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储层地质特征对胡尖山-姬塬地区延长统长6段展开了一系列储层地质研究。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及认识:
运用层序地层学等多种方法将长6油层组分为长6_1~1、长6_1~2、长6_1~3、长6_2~1、长6_2~2、长6_3~1、长6_3~2七个小层,确定了各个小层之间的分层界线,详细描述了各小层的岩、电特征,使研究区的小层对比、划分更为合理,精细。
通过碎屑成分、重矿物的鉴定,轻、重矿物组合特征、统计分析以及地球化学REE分析方法,结合传统的综合地质分析,确定盆地北缘阴山古陆及西北缘阿拉善古陆是研究区长_6沉积期几个三角洲体系陆源碎屑沉积的主要物源区。
通过一系列沉积学方法及高分辩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对研究区长6期的沉积体系和岩相古地理格局进行了探讨。
结合研究区目的层沉积微相研究,对储层砂体成因及特征进行了探讨。进而,揭示出研究区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指出了研究区下一步滚动勘探的有利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