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地幔岩中的金、钼、钨、锡含量及其与成矿关系比较研究
【摘要】:本文对中国东部华北地台及以南新生代地幔岩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中金、钼、钨、锡含量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首次得到较系统的基础数据。通过对中国东部华北地台及以南新生代地幔岩包体及其寄主玄武岩中金、钼、钨、锡含量分布的比较研究,结合中国东部成矿域的特征以及金、钼、钨、锡的地球化学性质,取得了以下新的认识和进展:
1.(1)金在地幔岩包体中的含量通常高于寄主玄武岩中的含量。
(2)不同地区地幔岩中金含量分布是不均一的。华北地台两缘(河北汉诺坝和山东临朐、昌乐)地幔岩有高的金含量分布,与我国地壳金矿多分布在华北地台两缘相对应。地幔岩特别是地幔岩包体中金含量的高低,对地壳中金矿床和金矿集中区的分布有指示意义。
(3)地幔岩包体金含量的高低主要是由上地幔金的物质基础所决定,地幔交代、减薄、去气等起使金活化、运移的作用。
(4)地幔岩包体金含量高的地区,地幔岩包体中硫化物包裹体金含量也高。而且金在硫化物包裹体中含量远高于地幔岩包体全岩。说明金主要以硫化物或与硫化物共存的形式存在于地幔中。
(5)海南岛定安和蓬莱地幔岩包体有高的金含量,地幔岩包体中硫化物包裹体也有高的金含量,推测海南岛有可能是重要的金矿集中区。
2.(1)与金不同,钼在寄主玄武岩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在地幔岩包体中的含量。
(2)中国东部华北地块和华南地块寄主玄武岩中的钼含量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为华北地块两缘高而华南地块低,地幔岩包体也有相似的趋势,只是没有寄主玄武岩显著。结合我国大型钼矿集中于华北克拉通两缘(比金偏外)的事实,寄主玄武岩中钼含量的高低,与地壳中钼矿床和钼矿集中区的分布有对应关系。地幔岩特别是玄武岩中钼含量的高低,对地壳中钼矿床和钼矿集中区的分布有指示意义。
|
|
|
|
1 |
赫英,董振信,岳可芬,张战军,陈金武,王新;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中的金含量及其成矿学意义[J];地质论评;2004年04期 |
2 |
赫英,岳可芬,董振信,张战军,刘民武;中国东部地幔岩中的钨含量及其意义[J];地球化学;2003年06期 |
3 |
赫英,董振信,岳可芬,张战军,王新;中国东部地幔岩中的金含量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2003年02期 |
4 |
吴昌志,顾连兴,任作伟,张遵忠,陈振岩,赵明;板缘向板内环境的过渡—辽河盆地古近纪玄武岩地球化学[J];中国科学D辑;2005年02期 |
5 |
岳可芬;赫英;;中国东部地幔岩包体及其中硫化物相金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8年01期 |
6 |
王东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谷火山岩带[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5年03期 |
7 |
花艳秋;孙罡;丁淑燕;彭玉鲸;;吉林省晚白垩世玄武岩地球动力学意义及油气成藏[J];世界地质;2006年04期 |
8 |
徐志刚;;从构造应力场特征探讨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成因[J];地质学报;1985年02期 |
9 |
陈道公;张剑波;;福建龙海明溪两区玄武质火山岩钾-氩年龄和Nd、Sr、Pb同位素[J];岩石学报;1992年04期 |
10 |
姚金炎;中国东部基底——老变质岩与成岩成矿作用[J];矿产与地质;1998年05期 |
11 |
李晓勇;范立勇;;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2 |
王东方;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玄武岩及其与大地构造演化的关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83年04期 |
13 |
徐永元,秦德余,汤福生;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玄武岩系构造-岩石学问题初步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1986年01期 |
14 |
許德佑;邊兆祥;;雲南呈貢附近之地質[J];地质论评;1940年05期 |
15 |
郭文魁;杨博泉;;叙昆铁路沿线宣威威宁段西部地质矿产[J];地质论评;1941年Z2期 |
16 |
Л.С.Бородин
,霍玉华;乌拉尔玄武岩系中稀有元素的地球化学[J];地质地球化学;1974年07期 |
17 |
吴利仁;齐进英;王听渡;张秀棋;徐永生;;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J];地质学报;1982年03期 |
18 |
王鸿祯;杨森楠;李思田;;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及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J];地质学报;1983年03期 |
19 |
丁梦麟,裴静娴;山东蓬莱等地第四纪玄武岩的热发光年龄[J];地质科学;1984年01期 |
20 |
杨志坚;陈玉华;;中国东部陆地过黄渤海与朝鲜半岛地质构造连接问题[J];海洋科学进展;198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