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发酵过程建模与控制
【摘要】:微生物发酵过程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其内在机理非常复杂。一些重要的过程变量,如细胞量、底物浓度和产物浓度不能在线测量,导致发酵过程的建模和控制更为复杂,应用常规的控制策略得不到满意的控制性能。随着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其在发酵过程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基于智能控制中的神经控制理论,对这一复杂过程的建模和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
首先,论文主要以重组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发酵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对BP和RBF两种神经网络模型作了系统的综述,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推导、给出了算法的软件实现,针对网络的性能缺陷提出了三种有效的改进算法:固定网络参数BP算法、自适应网络参数BP算法和改进RBF算法,并对三种新算法作了详细介绍,给出了算法实现步骤。论文以数值计算软件MATLAB7.0为工具,将三种改进算法与其它常用算法作了性能对比研究,从迭代次数、收敛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体现了新算法的有效性。
其次,论文利用重组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发酵过程实验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三种改进神经网络的类人胶原蛋白发酵过程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发酵过程中状态变量的估算和预测,而且在已知初始条件与控制点的情况下,可以藉此模型进行仿真,以估计底物、产物与菌体浓度的变化趋势,对实际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最后,根据神经网络结构特点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变量非线性内模控制器,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利用该方法对类人胶原蛋白补料分批发酵过程进行研究,当以操作条件作为操作变量以控制菌体生长时,通过实验评价了所构成的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器可以用于类人胶原蛋白补料分批发酵过程,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
|
|
|
1 |
罗启平;党选举;严斌;;木薯酒精发酵过程溶解氧的模型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31期 |
2 |
李冲伟;丛丽娜;张小愚;李宪臻;;BP神经网络在酒精发酵过程建模的应用[J];中国酿造;2006年07期 |
3 |
张丽靖;宋智健;庄建芬;杨郁;;基于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乳杆菌发酵过程建模[J];生物技术;2010年01期 |
4 |
许光,俞欢军,陶少辉,陈德钊;与机理杂交的支持向量机为发酵过程建模[J];化工学报;2005年04期 |
5 |
牛大鹏;王福利;何大阔;贾明兴;;基于Elman神经网络集成的诺西肽发酵过程建模[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
6 |
袁安平;张湜;姜珉;陈可泉;;支持向量机在丁二酸发酵过程建模中的应用[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8期 |
7 |
宫召华;刘重阳;冯恩民;;微生物批式流加发酵的建模及基于HPSO算法的参数辨识(英文)[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年07期 |
8 |
宋文臣,王卫国,计巧灵,孟凡德;微生物工程数据处理与建模研究[J];青岛化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9 |
马宏远;;合金元素收得率多重回归分析的建模[J];钢铁技术;2000年04期 |
10 |
江海兵,曹树平,朱会学,易孟林;森吉米尔轧机FMV阀控缸系统动态特性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4年07期 |
11 |
姚继权,郑成志,张树森;基于Pro/ENGINEER、ANSYS软件的刨齿刀有限元分析[J];工具技术;2005年09期 |
12 |
谢叻;肖波;吴巧教;李敏;;虚拟装配技术及应用[J];模具技术;2006年01期 |
13 |
崔德立;陈卫华;王洋;;基于ANSYS的滚齿直齿圆锥齿轮弯曲应力有限元分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4 |
王超群;康敏;;超声波加工工艺的材料去除率建模及试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6年12期 |
15 |
李关定;李凯;黄志兴;;炼钢系统交直流电弧炉的建模方法[J];冶金能源;2007年05期 |
16 |
龚金科;尤丽;王曙辉;吴钢;伏军;郭华;杨汉乾;;三效催化转化器老化过程预测及数值仿真[J];环境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
17 |
弓海霞;赵选斌;唐海兵;;管道角度铣刀的设计[J];工具技术;2007年12期 |
18 |
丁毅;贾向丽;李国志;;基于ADAMS的润滑脂灌装机的设计[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7年06期 |
19 |
穆婕;周玉杰;赵玲;;数控机床数字样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20 |
李沛然;申涛;王孝红;;粉磨过程负荷优化控制系统[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