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南区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体系及有利砂体预测
【摘要】:油气资源评价表明柴达木盆地西南区有着广阔的勘探前景,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又是最有利的油气层系之一。但是,随着勘探的深入,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沉积体系与预测有利的砂体分布,将成为寻找隐蔽油气藏的重要手段,鉴于此开展了该项研究。
本次研究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精细地层划分对比技术,分级建立研究区高精度地层对比格架;运用重矿物的组合、稳定系数和砾岩特征及分布确定物源方向;通过对重点井的沉积相标志的深入研究,划分沉积相类型,建立了测井—录井相与沉积相之间的对应转化关系及相模式。通过多井的对比剖面的分析,深入研究储层物性特征及其与沉积相关系,运用沉积相模式,并结合三维地震的储层反演技术,预测该区有利砂体分布。
本次研究确立了该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具有多物源、近物源的特点。确定了该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时期发育有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沉积体系及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点。首次建立了该区新近系与古近系井—震统一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并在等时格架下对该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结合烃源岩、盖层、圈闭与保存条件分析,提出了七个泉、跃进一号和红柳泉地区有利砂体的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