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度量的软件过程管理方法与分析技术的研究
【摘要】:软件工程界当今的研究趋势正在由面向实验室的研究向面向工业界的软件过程研究转变,这一思想意味着更多地关注组织和过程。成功的过程管理需要将度量过程、产品和资源建立在一个规范的、受控的度量过程的基础之上。一个成功的度量过程不仅仅包括清晰定义的数据同时也包括定义、收集、分析相关测量元的操作过程。软件过程的控制、预测和改进需要可信的和准确的数据,这意味着度量数据必须真实的反映过程本身,同时用与数据相匹配的技术进行分析。
本文在分析软件过程管理方法和过程改进的特点和实际应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基于度量的软件过程改进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度量理论、度量需求分析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论文的贡献及成果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本文提出了基于度量的软件过程管理方法。利用“软件度量过程也是软件”的思想,结合过程管理的理论,给出了一个基于度量的软件过程管理框架。
它可有效地提高软件度量的有用性和可用性,降低软件过程改进和度量的风险,该方法已在国内一对美外包软件企业的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中得到应用。
2、建立了一个软件度量的概念模型CMMP,它基于软件过程工程元模型(SPEM),可与现有的过程模型有效地集成。既支持ISO15939软件度量的抽象语法和规则语义,也支持UML的语法和语义。
3、给出了软件度量刻度的选择方法。从度量表示理论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的软件度量刻度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软件度量的意义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的软件度量刻度进行了比较,提出了软件度量刻度选择的演进式方法。该方法在本文案例中得到了验证。
4、对CMMI的软件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从CMMI的体系结构出发,对CMMI中的软件度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度量的演进过程,总结分析了目
|
|
|
|
1 |
杜凡;钱乐秋;;基于错误的软件过程实时进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96年01期 |
2 |
宋言伟,任进丽;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概述[J];山东通信技术;2003年02期 |
3 |
刘学超;;软件过程RUP[J];职业技术;2006年12期 |
4 |
武小鹏,黄涛,冯涛;PCLAgenda:一个基于过程的CASE环境[J];软件学报;1996年12期 |
5 |
宿为民,黄嘉启,朱三元;关于软件过程工程概念框架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9年02期 |
6 |
李健,金茂忠;中小型企业软件过程改善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19期 |
7 |
杨一平,翟毅南;Asset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5期 |
8 |
赵欣培,李明树,王青,陈振冲,梁金能;一种基于Agent的自适应软件过程模型[J];软件学报;2004年03期 |
9 |
张屿,李彤;一个基于构件的软件过程控制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年03期 |
10 |
刘述忠,郭立峰,邵维忠,梅宏;青鸟Ⅱ型软件开发环境中的软件过程管理系统[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7年02期 |
11 |
李明树,王青;基于过程控制的软件质量管理[J];电子学报;2002年S1期 |
12 |
立春
,李建奇;度量软件过程——改进软件过程[J];软件世界;2002年04期 |
13 |
蔡喆,吕国斌;基于PSP/TSP的软件过程保障体系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年07期 |
14 |
应科;引进ISO标准规范软件过程[J];铜业工程;2004年01期 |
15 |
金一如;周波;徐斌;;目标驱动的软件质量保证实施[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年04期 |
16 |
蒋立平;一个基于原则集的软件过程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12期 |
17 |
熊策,陈志刚;CMM在中国软件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1期 |
18 |
刘鹏辉;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应用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
19 |
蒋方纯;度量软件过程行为变量数据控制图的比较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20 |
陈建勋,马于涛,谢敏,夏琳;软件过程的模型化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