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靖边气田沉积特征及其成藏规律

王勇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较低,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是最有利的油气层系之一,靖边气田是鄂尔多斯盆地主力产气区块;随着气田开发生产的延伸,气田稳产和扩边增储上产显得刻不容缓,应用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油气分布,将成为高效开发靖边气田古潜台东侧的有效手段,为此开展了该项研究。 本次研究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钻井、测井、试气及分析化验资料,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运用地球化学指标对比技术,确立了高演化海相腐泥型气和煤层气区分界限;运用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和成岩特征确定气田储层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通过对残余岩溶强度的定量评价,确立了气田储层发育区带;通过实验结果和测井成果评价了盖层的封堵性能和储层特征:结合天然气运移方法和类型,系统的总结了靖边气田成藏规律,预测古潜台东侧开发有利区。 本次研究确立了靖边气田储层沉积环境为潮坪相;确定了烃源岩以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表生大气淡水成岩阶段和近地表浅埋藏成岩阶段有利于储层孔隙增加和扩大;储层沉积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和产能具有控制作用;靖边气田前石炭纪岩溶古地貌控制储层发育程度;气藏类型为地层圈闭:综合烃源岩、盖层、储层、圈闭与保存条件分析,总结了靖边气田成藏规律和天然气富集条件,提出陕227井区、陕106东部等5个区块为古潜台东侧开发有利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鹏;潘建国;魏东涛;邵宏舜;魏彩茹;郭璇;周红;;新型烃源岩——沉凝灰岩[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苏江玉;俞仁连;;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3 李振华;王涛;;准噶尔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热成熟度分析[J];云南地质;2011年02期
4 蒋兴超;陈践发;唐友军;魏建设;姜亭;;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苦水沟地区白山组烃源岩生烃条件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8期
5 王旭;张丽娟;沈建伟;杨红强;王月;;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刘旭;;川西南五指山-美姑地区成藏条件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6期
7 徐广军;周艳杰;池坤;韦玮;王遇冬;;靖边气田上、下古气藏合采地面集输工艺[J];天然气与石油;2011年03期
8 郭丽丽;张卫海;吴刚;韩园园;张伟忠;;陆相成熟烃源岩区连通砂体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9 谭宝德;;虎林盆地七虎林河坳陷下第三系虎林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2期
10 颜小宁;;柴达木盆地胜利区块中下侏罗统烃源岩控制因素与发育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年03期
11 冯子辉;方伟;李振广;王雪;霍秋立;黄春艳;张居和;曾花森;;松辽盆地陆相大规模优质烃源岩沉积环境的地球化学标志[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9期
12 张克银;刘光祥;;中上扬子区下组合烃源岩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特征[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1年03期
13 程喆;徐旭辉;王荣新;武明辉;辛藜莉;;南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异常热演化因素探讨[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4 何刚;卢涛;雷卞军;兰义飞;;靖边气田东侧马五_(1-2)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5 陈践发;卢进才;唐友军;魏建设;朱雷;姜亭;王冠男;;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暗色泥质岩有机质丰度变化特征和生烃潜力[J];地质通报;2011年06期
16 李玉文;余朝丰;熊绍云;陈能贵;瞿建华;;伊犁盆地石炭系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J];海相油气地质;2011年03期
17 王铁玲;;奥利烷在沉积物和原油中的分布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7期
18 宋振响;周世新;穆亚蓬;陈昭;;正构烷烃分布模式判断柴西主力烃源岩[J];石油实验地质;2011年02期
19 鲁宝亮;王璞珺;张功成;张斌;孙晓猛;李伍志;郎元强;;南海北部陆缘盆地基底结构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学报;2011年04期
20 郑荣才;牛小兵;梁晓伟;王成玉;辛红刚;;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延长组原油性质与来源分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琼;刘池阳;张蓉蓉;韩鹏;王建强;;鄂尔多斯盆地中深部放射性异常及其与围岩演化的关系[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守春;张金功;张林晔;;东营凹陷第三系烃源岩排烃机理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3 刘伟;孙永红;李景坤;宋兰斌;;杏深1井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4 王力;金强;;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烃源岩特征与评价方法[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杨学英;包德宪;丁涛;鲁东升;蔡宁;;油气化探与孢粉热变指数和有机质类型对松南盆地B井烃源岩的综合评价[A];第五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6 李立武;;烃源岩脱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分析方法[A];第五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7 郭春清;徐兴友;孔祥星;朱日房;;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及油源分析[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陈中红;查明;;东营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及其应用[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李友川;王培荣;孙玉梅;宋孚庆;付宁;徐冠军;;渤海湾盆地渤中坳陷混源油研究[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龙幼康;;中扬子海相烃源岩特征分析[A];中扬子及周缘油气成藏地质要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靖边气田沉积特征及其成藏规律[D];西北大学;2007年
2 黄进腊;靖边气田马五段储层小幅度构造及水平井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苗建宇;新疆北部主要盆地二叠系烃源岩沉积环境与生烃特征[D];西北大学;2001年
4 孔凡军;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山前古斜坡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彭德华;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咸化湖泊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6 孟恩;东营凹陷孔店组含油体系地震地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王建宝;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8 张银德;靖边气田马五_1气藏南二区地层水特征及开发对策[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9 宋占东;阳信洼陷火成岩对烃源岩生烃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10 郭汝泰;东营北部复合含油气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泽玮;南堡凹陷东营组烃源岩与油气成藏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刘春艳;新疆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成海燕;北黄海及其周边盆地烃源岩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刘新颖;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生成、运移及成藏[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5 高红梅;拉布达林盆地上库力组火山活动间歇期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沈斌;羌塘盆地主要中生代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7 汪名友;松辽盆地火山流体与烃源岩相互作用的模拟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谢宏琴;烃源岩中有机质的超临界CO2萃取研究[D];中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1年
9 徐晨光;烃源岩油气藏评价模拟系统设计与软件初步[D];西北大学;2001年
10 秦峰;大中型油气田烃源岩与储集层空间关系及其演化[D];西北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文礼 特约记者 郑益权 通讯员 陈志刚;靖边气田持续8年稳产[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记者 杨文礼 特约记者 郑益权 通讯员 陈志刚;长庆靖边气田500双嫩肩挑大梁[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通讯员 丛丽 于学敏 何咏梅;大港油田烃源岩综合研究全面展开[N];中国石油报;2010年
4 通讯员 郑益权;确保先锋气正点输送[N];中国石油报;2003年
5 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曹南燕 实习生 童颖;开辟南方油气资源研究新途径[N];湖北日报;2009年
6 潘为英 高永进 贾光华;新的生油层系孔店组烃源岩浮出水面[N];中国石化报;2004年
7 郑益权通讯员 陈志刚 记者 彭旭峰;为了首都的“蓝天工程”[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郑益权;长庆采气一厂累计外供天然气310亿立方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江其勤;提出碳酸盐岩烃源岩新评价标准[N];中国石化报;2004年
10 江其勤 饶丹;石勘院地质所两项成果引起关注[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