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

解东宁  
【摘要】: 南华北盆地横跨华北地块、华北地块南缘构造带,同时紧邻北秦岭褶皱带。其形成演化既受秦岭—大别造山带的控制,又受到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郯庐断裂系的影响。近年来,该区的油气勘探陆续发现了一些源自上古生界的油气显示和小型煤成油藏,显示了上古生界良好的勘探前景。因此,为了客观地总结南华北盆地上古生界石油地质条件,本文将南华北盆地群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其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油气地质条件研究,对于解决制约该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的几个关键地质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文以板块构造和大陆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含油气盆地整体、动态、综合分析为原则,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主要开展了南华北盆地构造层序的划分和重点勘探目的层系的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晚古生代以来各个时期的构造背景及其所控制的原型盆地类型及其演化特征,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以及上古生界成藏系统基本要素与地质作用过程等诸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 将南华北盆地沉积盖层划分为六大构造层序。将研究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弱伸展背景下的克拉通坳陷盆地形成阶段;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安尼期内陆坳陷盆地形成阶段;中三叠世拉丁期—晚三叠世末挤压挠曲坳陷和背驮式断陷盆地形成阶段;早中侏罗世断陷盆地形成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裂陷盆地形成阶段;晚白垩世走滑拉分盆地形成阶段;早第三纪断陷盆地形成阶段和晚第三纪—第四纪弱伸展坳陷阶段。 东秦岭-大别山北缘逆冲推覆构造在走向上具有分段性,倾向上具有分带性。并经历了5期逆冲推覆作用。其中,洛伊盆地、周口坳陷中北部凹陷主要分布于北支前锋逆断带北侧前渊地区,信阳—合肥盆地等主要位于北支前锋逆断带和南支逆断带之间的逆冲岩席及断夹块上。并指出印支-燕山期的南华北盆地并非前陆盆地性质,而是断(裂)陷型盆地。 在南华北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上古生界烃源岩条件和成藏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研究区石炭—二叠系是最有勘探前景的层系。油气勘探应以找天然气为主,以找油为辅。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为其主要勘探目标。上古生界成藏组合划分为5种类型:源内自储式砂岩型成藏组合,源内自储式灰岩裂缝型成藏组合,近储式下生上储砂岩型成藏组合,近储式上生下储灰岩(白云岩)裂缝型成藏组合和跨越式下生上储砂岩型成藏组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安作相,马纪;华北克拉通分割与华北平原上古生界含气问题[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1年05期
2 刘格云;孙柏年;黄臣军;罗香兰;张林炎;周新桂;范昆;鄢犀利;;南华北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潜力与勘探方向[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09年04期
3 解东宁;何明喜;周立发;谢其峰;;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缘逆冲推覆构造特征及油气前景[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年01期
4 徐志斌;京西煤田燕山早期逆冲推覆构造成因机理的有限元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5 郑礼全,李贤庆,钟宁宁;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煤系有机质热演化与二次生烃探讨[J];中国煤田地质;2001年04期
6 龙汉春;;试论华北地区地壳拉张、挤压与裂谷、推覆构造的成因联系[J];地质论评;1988年02期
7 周小进;;南华北上古生界油气成藏关键条件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10年05期
8 沈修志;孙岩;黄钟瑾;杜定全;熊斌辉;;江苏宜兴地区推覆构造的发现及其油气勘探的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9 吴志雄;湖北荆门—仙居逆冲推覆构造及其演化和形成机制[J];中国煤田地质;1994年01期
10 沙绍礼,殷质豫,夏抱本;滇西北新生代逆冲推覆构造[J];云南地质;2004年02期
11 李伟;吴智平;刘华;;中、新生代渤海湾盆地区演化与上古生界煤成气成藏[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1期
12 黄钟瑾,沈修志,孙岩,杜定金;宁镇和茅山地区被褶皱的断层及其与逆冲推覆构造的关系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1988年01期
13 姜波;王桂樑;高元;曹代勇;;安徽省淮南煤田颍凤区推覆构造微观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地质通报;1992年01期
14 徐志斌,洪流;试论北京西山煤田逆冲推覆构造样式及成因[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6年04期
15 李伟,吴智平,周瑶琪;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剥蚀厚度、原始厚度恢复及原型盆地研究[J];地质论评;2005年05期
16 李光勋;兰坪盆地某些逆冲推覆构造研究[J];云南地质;1994年02期
17 刘文灿,王果胜;北淮阳地区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J];现代地质;1999年02期
18 刘正宏,徐仲元,杨振升,刘茂修,赵达,赵羽君;鄂尔多斯北缘石合拉沟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J];地质调查与研究;2004年01期
19 陶建华;;闽西南地区东部逆冲推覆构造及其形成机制[J];福建地质;1987年04期
20 陈传诗;曹运兴;;河南义马煤田的逆冲推覆构造[J];河南国土资源;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国;;华北地区目前的地震活动趋势[A];新方法和新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暨中国东部地区震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潘滇;徐建芬;彭卫刚;;华北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姜明明;周仕勇;;多维应力释放统计模型(MSRM)在华北地区地震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建华;姜盛松;管波;傅容珊;;华北地区地壳剖面粘弹性应力分析[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王华林;王健;梁更国;杨丽军;;中国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活动周期、迁移特征及趋势预测[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6 刘长海;;华北地区最近二次中强地震前Hurst指数H值的异常变化[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7 丁志峰;陈运泰;F.Vaccari;G.F.Panza;;华北地区地震灾害分布的定量估算[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华北地区古生物图册[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9 蒋溥;梁小华;;华北地区地震断错及其形变场和应力场[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10 李振清;;回顾华北地区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2 教学史志)[C];199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东宁;南华北盆地晚古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与天然气形成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郭德运;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王国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物源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4 过敏;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满;松辽盆地北部上古生界热演化史恢复[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义楷;鄂尔多斯西缘中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油气聚集[D];西北大学;2007年
7 白斌;准噶尔南缘构造沉积演化及其控制下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D];西北大学;2008年
8 李明瑞;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主要含气砂体沉积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小浩;洛伊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7年
10 武文慧;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储层砂岩特征及成岩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喜锋;鄂尔多斯西缘地区古生界构造沉积演化与含油气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周丽;南华北盆地晚石炭世—中二叠世构造沉积演化与烃源岩评价[D];西北大学;2005年
3 吴晓光;临清坳陷盆地叠合关系及其对上古生界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作用[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4 罗遵兰;华北地区冬小麦与夏玉米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谢志鹏;东北地区上古生界热力学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孙燕;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100hPa高度场异常的关系[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7 张娣;中卫探区及其周围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地质特征[D];西北大学;2005年
8 史晓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下的华北地区电力需求预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9 郭士忠;清代华北地区粮食流通[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孙昊;东北地区上古生界变质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建华 通讯员 陈宁;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切实维护群众利益[N];长春日报;2007年
2 记者 明慧;民航五项指标考评奥运预演[N];中国改革报;2006年
3 记者 李贺林;全新定位 全新形象 规模空前[N];中国建材报;2006年
4 张湘;华北片区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会议召开[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刘弘;东方海外投资保税物流[N];国际商报;2006年
6 钟陆史;东北华北地区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召开[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7 张立岩;联动演练检验华北供气应急机制[N];中国石油报;2007年
8 阮晓琴;华北电网负荷再创新高[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卫中;“金虎”收购“早早”欲谋亮剑华北(下)[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韩松廷;石家庄内陆港正式开港运营[N];现代物流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