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竞,周集体,刘颖,张晶晶,张劲松,杨凤林;氢细菌固定CO_2反应动力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
2 |
王月珠,王骐,马祖光;受激喇曼散射光环形成的观察[J];中国激光;1989年09期 |
3 |
徐岩,石井正治,五十岚泰夫,皃玉徹;氢氧化细菌Hgdrogenovibrio marinus固定CO_2产生生物量的研究[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
4 |
徐岩,儿玉澈;氢氧化细菌胞内糖原的生成和作用[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5 |
施伟,吴松茂,王志刚,顾健,闫冰,陆福全,杨福家;6-30keV B~+、C~+、N~+、O~+与H_2碰撞单电子剥离的实验研究[J];核技术;1998年06期 |
6 |
王竞,周集体,张晶晶,张爱丽,张劲松;固定CO_2氢细菌的筛选及其培养条件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年03期 |
7 |
汪蓉,朱正和,杨传路,唐永健;用对比参数表示的汽液平衡新方程[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8 |
陈兴都;王卫卫;郭利伟;熊本涛;付博;;大豆根际土壤中氢氧化细菌的分离、筛选和基本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7年09期 |
9 |
刘光虹;;工业污水中硫化物测定的一种新分离法[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年04期 |
10 |
王楠;王卫卫;张洁;郭欣;;盐胁迫对氢氧化细菌WMQ7浸种小麦萌发和生长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10期 |
11 |
陈兴都;王卫卫;付博;肖黎明;郭燕;;大豆根际土壤中氢氧化细菌促生效应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8年01期 |
12 |
王卫卫;付博;熊本涛;唐明;陈兴都;;紫花苜蓿根际氢氧化细菌对小麦的促生作用与促生机制[J];科学通报;2010年17期 |
13 |
付博;王卫卫;唐明;陈兴都;;一株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的氢氧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酶活力测定[J];微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
14 |
付博;王卫卫;郝莹;王莉娟;唐明;陈兴都;;紫花苜蓿根际氢氧化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年05期 |
15 |
蒙渊;王卫卫;陈兴都;熊本涛;唐明;;氢氧化细菌分离、筛选及促生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10年10期 |
16 |
刘慧芬;王卫卫;曹桂林;唐明;;氢气对刺槐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
17 |
孙公望;关于H_2—Cl_2光化反应演示实验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年00期 |
18 |
刘庚起,龚新昌,朱既明,任贵方,范瑞莲,阮薇琴;甲型流感病毒H_1和H_2之间的抗原关系[J];中国科学A辑;1980年03期 |
19 |
吴振倡;~(32)P诱变龟裂链霉菌初报[J];微生物学通报;1981年01期 |
20 |
何方淑;;化能自养微生物与化能合成作用[J];生物学通报;1982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