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信息维数的地表分形特征研究

安巧绒  
【摘要】: 随着分形理论的不断发展,分形思想已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分形理论在地学领域,为许多难以用传统几何形式表达的自然形体及地貌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便的工具。 对地表形态经历了从图形描述到数学描述的发展过程。目前,常用基于DEM数据提取地形因子,如相对高差、平均高程、沟壑密度、平均坡度、及沟谷切割深度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指标对地表形态进行分类及定量化描述,或将这些因子作为一个描述地表形态的综合指标应用于各种地学领域,但这些单一因子只表征了地表某一方面的特征,对复杂纷呈的地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表达不够完善。随着分形理论的发展,分维值可作为对地表形态进行描述的定量化指标。 本研究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以陕北黄土高原七个样区的1:10000和1:50000DEM数据为数据源,通过对各种豪斯道夫维数和信息维数计算方法的比较,得出了信息维数法是计算DEM分维值的较为可靠的方法;在对不同地貌的信息维数分析比较基础上,论述了DEM分维值在陕北黄土高原的空间分异规律;通过对相同区域1:10000和1:50000DEM分维值的分析比较,得出:地貌越复杂,DEM分维值随着分辨率的降低衰减越多,也即对尺度越敏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楠;王钦敏;汤国安;;黄土高原DEM分辨率对提取坡度精度的影响[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高毅平;汤国安;周毅;李发源;;陕北黄土地貌正负地形坡度组合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3 杨勤科;Tim R McVicar;Tom G VanNiel;Mike Hutchinson;李领涛;;用ANUDEM建立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6年06期
4 陈楠;林宗坚;王钦敏;;黄土高原提取坡向的最适宜算法[J];测绘科学;2009年04期
5 陈楠;王钦敏;汤国安;;基于单个栅格的DEM坡度与分辨率关系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胡文生;蔡强国;陈浩;;利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估算半干旱区小流域沟谷侵蚀产沙[J];地球信息科学;2008年04期
7 陈楠;王钦敏;;基于地形因子信息量的数字高程模型分辨率的选择——以黄土高原的研究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6期
8 朱红春,陈楠,刘海英,汤国安;自1:10000比例尺DEM提取地形起伏度——以陕北黄土高原的实验为例[J];测绘科学;2005年04期
9 安彦川;张岩;朱清科;张青;郑钰;秦伟;卜楠;薛智德;王蕊;;基于谐波分析的黄土高原小流域沟谷分布规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祁彩梅;《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信息系统研究》出版[J];测绘通报;1989年03期
11 杨勤科;张彩霞;李领涛;Tim R.Mc Vicar;Tom G.Van Nie;;基于信息含量分析法确定DEM分辨率的方法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5期
12 张彩霞;杨勤科;李锐;;基于DEM的地形湿度指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13 许钦;任立良;;考虑水土保持措施的分布式水文泥沙耦合模型研究[J];水利学报;2007年S1期
14 施炜;;黄河中游晋陕峡谷的DEM流域特征分析及其新构造意义[J];第四纪研究;2008年02期
15 许钦;任立良;刘九夫;;基于DEM的黄河多沙粗沙区分布式水沙耦合模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6期
16 孙娴;林振山;王式功;;山区地形开阔度的分布式模型[J];中国沙漠;2008年02期
17 姜栋;赵文吉;朱红春;张有全;;DEM地形信息提取对比研究——以坡度为例[J];测绘科学;2008年05期
18 陈楠;王钦敏;汤国安;;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分辨率DEM提取坡度误差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9 DanRosenholm ,KennertTorlegard ,吴寿虎;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立体模型的三维绝对定向[J];测绘科学;1989年03期
20 黄培之;;机助绘制落水线图的方法[J];铁道勘察;198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周平;;适度开发黄土高原 保障区域粮食平衡[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2 杨昕;张茜;;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太阳辐射模拟[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桑建雄;刘淮;袁知宇;;Surfer软件在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A];全国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研讨交流会专辑[C];2003年
4 方佩敏;;怀念表姐夫刘东生[A];纪念刘东生院士[C];2009年
5 胡正海;;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中更好地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建议[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6 刘小生;刘传立;;在Arc/Info中建立和应用数字高程模型[A];煤炭资源高效绿色开采与数字矿山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邵辉;高建恩;张元星;郝连安;王飞;;基于GIS的黄土高原流域坡地资源分析评价[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8 王俊杰;;关于黄土高原农村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恢复的若干思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汤国安;;黄土高原地面坡谱及其空间分异[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安芷生;张信宝;周杰;李小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与黄土旱地水份保持[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毅;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正负地形及空间分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海光;黄土高原吕二沟流域环境演变的生态水文响应[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刘二永;数字高程模型的随机误差模型[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4 伍铁牛;更新世黄土高原中南部土壤侵蚀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0年
5 庞敏;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生态水文效应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小文;祖厉河流域土壤侵蚀与水文—地貌过程变化的GIS辅助模拟[D];兰州大学;2006年
7 刘江华;黄土高原刺槐人工林生长特征及其天然化程度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8年
8 宋娟丽;黄土高原草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亢孟军;数字高程模型不规则四边形网建模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佘冬立;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小流域植被恢复的水土环境效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巧绒;基于信息维数的地表分形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王春;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地面坡谱不确定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张茜;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尺度DEM的地形信息量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韩羽;DEM栅格单元异质性对多尺度地形分析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9年
5 吴良超;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壑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王雷;黄土高原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地形信息容量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7 刘化冰;基于GIS技术的滑坡监测分析及预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张瑾玉;三维地质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张广宇;数字化测图中DEM生成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任志峰;DEM内插评价模型与应用系统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学增;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与发展[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2 丁铭;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3 刘良芬;41块公益宣传牌扮靓黄土高原[N];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杨玉峰 通讯员 王竟;黄土高原上升起的梦想[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5 记者 刘湍康;黄委着力提升黄土高原淤地坝安全运用管理水平[N];黄河报;2011年
6 张红平 郭新;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遥感试验基地[N];中国气象报;2006年
7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启动支撑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7年
8 范宗胜;“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9 记者罗盘;黄土高原首次栽培大樱桃[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 赵志励;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应重视的问题[N];陕西科技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