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原—泾川地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延9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叠合型盆地,是我国陆上的第二大沉积盆地,内部构造活动甚微,含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盐岩、金属矿产等丰富的资源,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随着近年来全盆勘探开发进程的加深,现已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生产数据等。对全盆地的地质演化及沉积特征已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但局部小范围区块的精细地质刻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程度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能源政策造成的区块分割,相互间资料的封闭和学科自身发展阶段的限制所致。对鄂尔多斯盆地局部地质特征和沉积特征的精细刻画以及与生产实际的匹配关系,作为对全盆地质资料的补充和佐证,无疑就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镇原—泾川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以往对油气地质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把重点放在三叠系延长组,对于侏罗系延安组的研究甚少,主要表现在地质特征及沉积特征与生产实践匹配程度相对较低。鉴于此,笔者综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原—泾川区块以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最新的野外剖面、露头、岩心观察和测井、录井、地震等地质资料的分析和重组,运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对研究区侏罗系延安组延9沉积特征及成藏控制因素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
依据等高程对比、旋回控制、切片法等地层对比技术,对研究区延9段进一步细分为延9~1、延9~2、延9~3三个小层。在此基础上对三个小层的构造特征做了精细刻画与对比,认为其构造以东高西低单斜上的鼻状隆起为主要特征;结合区域沉积特征,分析认为研究区以西南物源为主的三角洲平原上的高建设性的河流沉积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取心井岩心的观察,建立测井相,共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决口扇、河漫滩、天然堤四种沉积微相;综合区域地质特征、沉积特征、精细构造特征、储层特性等诸多因素,研究认为延9储层油气成藏受控因素有以下几点:①早侏罗纪古地貌控制因素;②在东高西低构造背景下的差异压实控制因素;③沉积微相控制因素;④上倾方向的岩性遮挡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