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早侏罗世地层及孢粉植物群研究
【摘要】: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盆地内发育最有效的侏罗系生油岩,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点。因此,盆地侏罗纪地层的综合研究对于盆地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盆地东部和南部侏罗纪地层对比意见难以统一,特别是具有重要油气勘探前景的中央坳陷侏罗纪地层的详细划分与对比存有争议。该区域研究比较薄弱,制约了对新层系、新领域与新勘探方向的选择与评价,使区域勘探难以打开新局面。加强中央坳陷侏罗纪地层的综合研究,提供侏罗纪地层序列、时空对比依据,对揭示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演化、对盆地石油地质的综合评价及深化认识准噶尔盆地油气聚集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地层学、含油气盆地孢粉学等理论和进展,采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划分与对比技术等,以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重点探井—征1井为剖析点,系统地开展了中央坳陷早侏罗世地层研究,并在详细观察野外剖面、探井岩心、分析重点井地质剖面、征1井孢粉化石系统描述、统计、鉴定及相关井孢粉化石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央坳陷早侏罗世地层层序(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及早侏罗世孢粉组合(Cyathidites-Cycadopites及Cyathidites-Classopollis孢粉组合)。孢粉组分与母本植物的亲缘关系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早侏罗世植被主要由草本的真蕨植物和乔木、灌木的松柏类及银杏、苏铁类等组成,所反映古气候应属亚热带气候。本文还就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早侏罗世地层与邻区及区域早侏罗世地层进行了详细对比。
|
|
|
|
1 |
刘兆生;新疆克拉玛依吐孜阿克内沟三工河组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年04期 |
2 |
师天明,周春梅,何卓生;Classopollis高含量带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6期 |
3 |
曹继玉,黄先模;川东北晚三迭世、早侏罗世孢粉组合[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年05期 |
4 |
尹凤娟,华洪,张子福;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托克逊凹陷早侏罗世孢粉植物群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2004年02期 |
5 |
刘兆生;塔里木盆地北缘侏罗纪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8年02期 |
6 |
张发德,岳天祥,宋令莉;通天河上游墩日含煤岩系地层时代的新认识[J];青海国土经略;1998年02期 |
7 |
刘兆生;孙立广;;新疆温泉煤田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J];古生物学报;1992年06期 |
8 |
刘洪福;吐鲁番─哈密盆地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6期 |
9 |
刘兆生;吐鲁番盆地桃树园剖面三叠系与侏罗系生物地层界线[J];新疆石油地质;1999年02期 |
10 |
刘兆生,何卓生,董凯林;新疆库车牙哈井下克孜勒努尔组底部孢粉组合[J];微体古生物学报;1999年01期 |
11 |
文子才;南昌地区发现的早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意义[J];江西地质科技;1997年02期 |
12 |
陈辉明,张振来;湖北秭归盆地中侏罗世陈家湾组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J];微体古生物学报;2004年02期 |
13 |
辛存林;孙柏年;韦利杰;肖良;;甘肃窑街中侏罗世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4 |
徐亚东;喻建新;罗根明;寇晓虎;陈奋宁;;青海省同仁县古浪堤中上三叠统古浪堤组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5 |
刘兆生;新疆沙湾县中侏罗世西山窑组孢粉组合[J];古生物学报;1990年01期 |
16 |
孟翠萍;朱美衡;杨晓梅;易小芹;周晓;;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年02期 |
17 |
李哲;中国中生代孢粉组合[J];石油实验地质;1978年S1期 |
18 |
刘兆生;内蒙古固阳盆地早白垩世孢粉组合[J];地层学杂志;1983年01期 |
19 |
汪世兰,陈发虎,曹继秀;兰州河谷盆地近1万年的孢粉组合及气候变迁[J];冰川冻土;1991年04期 |
20 |
陈芳,童林芬,茅绍智;珠江口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沉积环境探讨[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