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微生物对储油罐底油泥无公害处理初步研究

田永娥  
【摘要】: 储油罐底油泥是一种废弃物,若能研究出一套经济实用的方法对其进行无公害处理,就会成为一种资源,并产生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生物处理法以其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处理含油污泥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菌株对石油的降解作用。本研究从分离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和石油降解菌出发,通过菌株组合试验,获得一个石油降解混合菌群Flo.2,并对其石油降解条件进行研究;通过摇床试验,利用混合菌群对储油罐底油泥进行无公害处理,以期为治理含油污泥造成的污染提供一条技术途径。 目的:从储油罐底泥及石油污染土壤分离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和石油降解菌,完成石油降解混合菌群的组建,并研究其石油降解条件,利用混合菌群对储油罐底泥进行无公害处理。以期为实现含油污泥微生物治理工艺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通过富集分离法,获得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和石油降解菌;通过菌株组合试验,组建石油降解混合菌群;通过菌株、菌落形态观察试验对菌群中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设计单因素试验选择菌群降解石油的的最佳氮、磷营养盐、最适pH范围及摇床转速;并先后采用L_9(3~4)、L_(16)(4~5)正交试验对菌群中各菌株的最适接种比例、菌群的石油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摇床试验,利用混合菌群对储油罐底油泥进行无公害处理。 结果:分离得到2株石油降解菌(编号为PB10,SY-8),3株表面活性产生菌(编号为SY-3,PB2,GJ4),组合试验得到一个石油降解混合菌群Flo.2(由菌株PB2,PB10,SY-3和SY-8组成),初步鉴定4株菌SY-3、SY-8、PB2和PB10均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sp.),其适宜的生长和石油降解条件:pH值5~9,最适pH值7.5;温度25~50℃,最适温度35℃;盐浓度2~12g/L,最适盐浓度7g/L; 菌群Flo.2石油降解的最佳氮源为NaNO_3,磷源为K_2HPO_4,最适pH范围7~9,摇床转数180 r/min,优化后菌群Flo.2中各菌株的最适接种比例PB2:PB10:SY-3:SY-8为5:1:5:1,最佳石油降解条件为pH 8.0,初始油浓度12g/L,NaNO_34g/L,K_2HPO_43g/L,接种量7%,在此条件下,其石油降解率达73.19%,石油粘度降低61.83%。利用混合菌群Flo.2对储油罐底油泥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同时投加混合菌群Flo.2和无机盐营养物质能够提高罐底油泥中石油的降解速率,处理16d,石油降解率达71.4%。气相色谱检测分析表明混合菌群Flo.2对石油的不同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经菌群F10.2作用后,罐底油泥中油、泥沙分离效果相对较好。 结论:该研究为解决油田环境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菌种资源和信息,同时为治理含油污泥造成的污染或其他石油污染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建忠;王乾;颜家保;秦晓蓉;李凌凌;;苯酚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王亮;王磊;李风亭;张士萍;刘华;;机油高效降解菌群筛选及降解效果初探[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年06期
3 王电站;周立祥;;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降解硝基苯的活性[J];环境科学;2010年01期
4 何丽媛;党志;唐霞;卢桂宁;郭楚玲;吴平霄;刘从强;;混合菌对原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5 曹宏安;张怀智;刘鹏;黄鹏波;赵东华;;报废发射药降解菌种选育及降解特性[J];环境工程学报;2011年08期
6 周洁;何宏胜;闫海;吕乐;林海;孙建新;;滇池底泥微生物菌群对微囊藻毒素的生物降解[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年04期
7 陈晓国;杨霞;陈锦;张圣虎;肖邦定;;滇池沉积物菌群对微囊藻毒素的厌氧生物降解[J];环境科学;2009年09期
8 赵洁;聂麦茜;陈丽娜;苏君梅;刘加昌;;好氧优势菌株分离及其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酸性物质的降解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9年01期
9 李颖;李清艳;朱希坤;蔡宝立;;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细菌聚生体的分离和鉴定[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陈朱蕾;蔡新美;张文静;曹丽;江娟;刘婷;黄丽娟;;六氯苯厌氧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的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11 张玉梅,江建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J];合成技术及应用;1996年04期
12 李文兰,杨玉楠,季宇彬,于蕾,范玉奇;驯化活性污泥对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的降解[J];环境科学;2005年04期
13 李倩;骆光林;;植物油基印刷油墨清洗剂[J];节能与环保;2007年07期
14 刘妮;呼世斌;张帆远航;;复合菌群处理城市污水的静态试验[J];西北农业学报;2007年05期
15 王向荣;赵彦生;;淀粉基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J];山西化工;2007年05期
16 蒋丽娟;张彤晴;杨柳燕;肖琳;潘建林;尹大强;;呋喃唑酮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J];淡水渔业;2007年06期
17 苟敏;曲媛媛;杨桦;周集体;李昂;关晓燕;艾芳芳;;鞘氨醇单胞菌:降解芳香化合物的新型微生物资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8年02期
18 谭丽泉;陈世斌;周焕清;;白腐真菌降解石油的影响因素[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9 张士萍;郑广宏;王磊;;高效微生物菌群降解含机油废水研究[J];环境工程;2008年02期
20 张鸿郭;周少奇;;甲基叔丁基醚生物降解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丽媛;党志;;混合菌对石油的降解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计成;马秋刚;赵丽红;关舒;雷元培;;分泌霉菌毒素降解酶菌的筛选与解毒作用的研究[A];饲料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C];2009年
3 陈怡君;毋赟;高士祥;;白腐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对多溴联苯醚的降解研究[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4 武承林;马如江;安英丽;贺欢;高红军;史林启;;具有可调通道复合胶束在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王厦;冯晓西;项吴定;;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朱罗毅;包华;Petr Saha;Nabanita Saha;;聚乳酸/聚酯扩链共聚物的合成和研究[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李颖;伍丹丹;彭园;;土地法处理钻井废弃泥浆生物降解环境分析[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8 刘宝富 ;勇俊宝;赵淑梅;;海洋溢油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A];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水排水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9 王银善;陈宝梁;;白腐真菌对水中多环芳烃的生物吸附与生物降解[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10 陈建军;何月秋;祖艳群;李元;;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态风险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泉峰;生物降解菌株Delftia tsuruhatensis AD9中染色体编码的苯胺代谢基因簇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李玉瑛;土—水系统石油污染物挥发和生物降解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刘红玉;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的损伤及生物降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4 梁生康;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对石油烃污染物生物降解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5 石成春;有机磷农药曲霉生物降解特性及其动力学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6 夏文香;海水—沙滩界面石油污染与净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毛丽华;石油污染土壤生物通风堆肥修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张洪波;Liotta生物瓣膜对体内环境适应性的相关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李烨;不同厌氧环境中四氯乙烯生物降解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10 隋红;生物通风和共代谢生物通风去除有机污染物及数学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永娥;微生物对储油罐底油泥无公害处理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孙远军;降解石油烃优势菌的筛选、分离及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杨东虎;染料脱色细菌的筛选与脱色条件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4 李雪峰;生物转盘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5 周燕洁;高效复合菌降解氯代苯胺类化合物的特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任春艳;产微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许超男;己酰化壳聚糖的合成及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肖华花;二苯胺基二硫代磷酸生物降解特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9 李伟波;降解胺苯磺隆真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杨峰田;地下水、土环境硝基苯生物降解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明;秸秆生物降解技术[N];朝阳日报;2008年
2 ;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全面使用[N];消费日报;2008年
3 滕立军 王高升 曹敏 郭玉花 计宏伟 邵文泉;淀粉-聚乙烯[N];中国包装报;2005年
4 夏璐怡;新型纸电池:可随意弯曲能生物降解[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苏小芳 李敬华;生物降解PVA膜填补国内空白[N];福建日报;2010年
6 钱兰;中科金龙实现二氧化碳制塑产业化[N];泰州日报;2008年
7 大龙;全球第一款玉米塑料瓶装水上市[N];中国包装报;2007年
8 ;生物降解的植物纤维包装材料及其制法[N];中国包装报;2005年
9 京都;生物降解食品包装材料[N];中国包装报;2004年
10 周统建;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