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尤其是哈山及其前缘变形带的构造变形序次、构造组合样式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是近年来中国西部山前带构造地质学研究和油气勘探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沉降史模拟和构造热年代学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尤其是哈山及其前缘变形带的构造层序格架、断裂构造特征、构造变形样式及其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了这一地区的烃源岩条件、油气成藏期次、成藏组合及其潜在的有利勘探区带。
(1)依据野外地质勘察和同位素定年明确了以往存有争议的新1井和英1井剖面的火山岩系及其北部相邻地区露头剖面上古生界含煤层系的时代和层位归属,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对比关系及其相应的构造层序格架。
(2)地震剖面综合解释结果表明:研究区哈山及其前缘变形带具有基底卷入型非对称花状构造样式,且自北向南可划分为基岩卷入型强变形带和沉积盖层弱变形区,并认为该区段的构造变形主要经历了海西早中期的逆冲推覆和海西晚期—燕山期的多旋回挤压走滑,主体于燕山中期基本定型。
(3)井剖面沉降史模拟和山体隆升史分析相结合,综合揭示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山-盆差异升降过程及其时空耦合关系:C_2~P_1阶段具有边缘山体快速隆升和盆地内部快速沉降的耦合特点,P_2~K_1阶段具有边缘山体多旋回缓慢隆升和盆地内部多旋回稳定沉降的耦合特点,新生代以来盆缘山体较快隆升与盆地内部整体抬升的耦合特点。
(4)烃源岩分析测试和砂岩包裹体测温、伊利石定年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中上二叠统、三叠系和中下侏罗统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有利烃源岩层系,研究区南部相邻的玛湖凹陷是多套烃源岩层系叠合的有利生烃洼陷;存在中晚三叠世和晚侏罗—早白垩世两个重要的生烃时期及其相应的两个主要成藏期,晚白垩世以来进入烃源岩生烃作用减缓—停滞和油气藏调整改造或破坏逸散阶段。
(5)研究区构造与烃源岩配置关系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哈山前缘变形带存在C_2-P_1、P_(2-3)、T_(2-3)、J_(1-2)和K_1等多套成藏组合,提出矿权区范围较为现实的有利勘探目标主要为哈山石炭系逆冲推覆岩片之下潜伏的哈山1号和哈山2号背斜构造圈闭。
|
|
|
|
1 |
高岗;梁浩;李华明;焦立新;王志勇;侯权正;;吐哈盆地石炭系—下二叠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年05期 |
2 |
张朝富;梁树南;何仁忠;;哈密坳陷石油地质特征研究[J];吐哈油气;1997年03期 |
3 |
黄志刚;赵筱艳;陈玉林;;石沟驿地区下二叠统烃源岩特征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03期 |
4 |
王长城;施泽进;田亚铭;徐亮;李和;徐伟;;东湾背斜构造特征与勘探目标选择[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6年01期 |
5 |
李连生;;泌阳凹陷结构构造与油气成藏[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7年03期 |
6 |
宋换新,文志刚,唐友军,李浮萍;南陵—无为地区下二叠统栖霞组烃源岩评价与标定[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年03期 |
7 |
温声明;丁长辉;刘兴晓;许怀智;王贵重;;塔里木盆地塔东南地区构造特征[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S1期 |
8 |
张奎;;新疆塔河油田8区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01期 |
9 |
郭金瑞;;太阳岛—葵花岛构造带天然气成因及成藏地质规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年02期 |
10 |
张明学;张元高;年喜;;松辽盆地北部古中央隆起带深层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1 |
刘志宏;任延广;李春柏;柳行军;张宏;万传彪;;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7年02期 |
12 |
苏明军;何亨华;王西文;史忠生;刘志强;;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构造特征及与成藏关系分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7年04期 |
13 |
欧焕农;;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前金宝构造含油气远景评价[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
14 |
邹春艳;郑平;严玉霞;王庆威;张敏;;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烃源岩特征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9年01期 |
15 |
柯仙烂;;永定县文馆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含煤性预测[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17期 |
16 |
吴光红,胡纯心;沔阳—当阳中生代前陆盆地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J];海相油气地质;2004年Z1期 |
17 |
康南昌,覃素华,陈元忠,管俊亚;阿尔金山东南缘构造特征及勘探前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年02期 |
18 |
刘志宏,万传彪,杨建国,刘振文,高军义;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变形规律[J];地质科学;2005年03期 |
19 |
姚伯初;;黄海海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潜力[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6年02期 |
20 |
杨显成;隋风贵;;济阳断陷盆地生物气藏形成及分布的地质条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