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凝灰岩沉积特征研究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其含油面积、石油地质储量及产量逐年上升,目前已发现的大型油田多分布于延长期深湖及其边缘地区。
根据盆地基底地形起伏差异、古地理面貌和沉积体系发育特征,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从发生、发展到鼎盛、消亡的演化历史。同时,详细阐述了延长组不同时期深湖沉积特征及其展布范围,明确了深湖沉积发育有丰富的烃源岩。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将延长组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地化指标进行对比,认为长7为最优质的烃源岩。
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以及测井资料等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发育有浊流、碎屑流、液化流三种深湖重力流类型,其中,浊积岩是深湖沉积中主要的储集体。对浊积岩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进行了详细分析,将浊积岩划分为有补给水道的浊积岩和无补给水道的浊积岩,其中有补给水道的浊积岩是该盆地主要的浊积岩类型,并进一步分为近岸浊积扇和远岸浊积扇。
根据凝灰岩夹层岩石学特征,探讨了凝灰岩的属性,并结合多次野外考察、岩芯观察以及测井资料,分析了其空间展布规律,认为延长组长7油层组凝灰岩展布范围与同期油页岩的基本一致。通过对盆地内凝灰岩发育层段联井剖面沉积相的标定,认为凝灰岩既可以形成于低能深湖相环境中,也可以形成于高能三角洲及浅湖砂岩层中。
通过对凝灰岩夹层地球化学(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分析,认为凝灰岩是从火山口经过长距离搬运而成的沉凝灰岩。凝灰岩微量元素Rb、Sr、Hf、La相对比较富集,而Y、Eu、Lu微量元素相对比较亏损。REE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型,所有凝灰岩样品都有Eu的负异常,这可能是由于火山活动而造成的。
|
|
|
|
1 |
王亚力;;陕西秦岭泥盆纪的钙屑浊积岩和陆源碎屑浊积岩的沉积特征及指相意义[J];陕西地质;1988年02期 |
2 |
朱如凯,孟祥化,葛铭;巴彦浩特盆地东缘中奥陶统混合型深水重力流沉积层序及其旋回[J];沉积学报;1994年02期 |
3 |
张继淹;;桂西中三叠统重力流沉积[J];地质通报;1986年02期 |
4 |
李金高,周祖翼,王全海,彭勇民,姚鹏;西藏江孜县沙拉岗锑(金)矿区重力流沉积特征[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5 |
郭成贤,林克湘;鄂东南大冶地区早三叠世深水碳酸盐重力沉积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1988年01期 |
6 |
方爱民,李继亮,侯泉林;浊流及相关重力流沉积研究综述[J];地质论评;1998年03期 |
7 |
高岗;梁浩;沈霞;焦立新;李华明;;三塘湖盆地二叠系火成岩分布及其对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5期 |
8 |
林晋炎;;博格达山下二叠统塔什库拉组沉积特征及古地理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9 |
李冬;王英民;王永凤;徐强;;红河深水扇沉积物重力流特征[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0 |
邹才能;赵政璋;杨华;付金华;朱如凯;袁选俊;王岚;;陆相湖盆深水砂质碎屑流成因机制与分布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J];沉积学报;2009年06期 |
11 |
李磊;王英民;张莲美;白广臣;王小刚;;块体搬运复合体的识别、演化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沉积学报;2010年01期 |
12 |
王春连;侯中健;刘丽红;;板桥—北大港地区沙三段重力流沉积特征研究[J];岩性油气藏;2009年03期 |
13 |
刘孟慧,赵澂林;渤海湾地区下第三系湖底扇的沉积特征[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
14 |
李相博;刘化清;完颜容;魏立花;廖建波;马玉虎;;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质碎屑流储集体的首次发现[J];岩性油气藏;2009年04期 |
15 |
孙枢,李继亮;我国浊流与其他重力流沉积研究进展概况和发展方向问题刍议[J];沉积学报;1984年04期 |
16 |
方国庆;李育慈;张晓宝;;对西秦岭几个地质问题的探讨[J];西北地质;1993年Z1期 |
17 |
夏青松;田景春;;浊积岩神话与砂质碎屑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6年04期 |
18 |
姚益民;向维达;夏玉蓉;;垦利C50井渐新世沙河街组三段湖盆浊积岩[J];石油学报;1985年01期 |
19 |
俞莲;柴窝堡凹陷锅底坑地区下二叠统浊积岩[J];新疆石油地质;1987年04期 |
20 |
廖宗廷,陈跃昆;广西丹池盆地泥盆系浊积岩和硅质岩的特征及构造意义[J];上海地质;199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