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1,3-金刚烷二乙酸配体配位聚合物构筑、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新型功能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和合成一直是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前沿,这不仅因其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而且还在于其在非线性光学、离子交换、催化、磁性、生物活性、发光、气体储存及主客体识别等领域潜在的应用价值。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构筑单元并通过特定组装来制备具有预期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MOF材料是晶体工程的核心任务,也是当今配位化学最具挑战性的研究热点之一。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和几何构型主要取决于有机配体的空间构型、中心金属离子、配体与金属的比例以及其它的一些反应因素,例如合成方法、反应温度、溶剂体系、溶液的pH值等因素。本论文在晶体工程组装原理的指导下,通过柔性配体1,3-金刚烷二乙酸、联吡啶类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的无机盐在不同的合成方法与反应条件下,合成得到了15个配位聚合物,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单晶衍射、磁学天平等技术研究了其结构特征、以及荧光特性等性质,以期获得具有结构新颖和特定功能的分子材料。
利用1,3-金刚烷二乙酸、硝酸钴以及刚性联吡啶4,4′-bipy和柔性联吡啶bpp在不同的pH值条件下,通过水热方法下自组装得到了五个配位聚合物,[Co(HADA)2(bpp)]n(1)、{[Co(ADA)(bpp)(CH3OH)]-H2O}n(2)、[Co2(ADA)2(bpp)]n(3)、[Co(HADA)2(4,4'-bipy)(H2O)2]n (4)和[Co(ADA)(4,4'-bipy)o.5]n (5)。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体系中,不同的pH值会对配合物的结构产生绝对的影响,还表明不同的含氮辅助配体可影响配位聚合物的最终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1-5的热稳定性以及3和5的磁学性质。
利用1,3-金刚烷二乙酸、硝酸锌通过上下层扩散法得到一种新型孔洞配合物[Zn3(ADA)3(H2O)2]n·5nH2O (6),利用1,3-金刚烷二乙酸、硝酸锌、硝酸镉和不同的联吡啶配体4,4′-bipy、bpa和bpp,自组装得到了7个配位聚合物、[Zn(ADA)(4,4′-bipy)0.5]n(7)、[Zn2(ADA)2(bpa)]n(8)、[Zn2(ADA)2(bpa)]n(9)、[Zn2(ADA)2(bpp)]n(10)、[Cd(HADA)2((4,4'-bipy)]n(11)、[Cd3(ADA)3(bpa)2(CH3OH)(H2O)]n (12) and [Cd2(ADA)2(bpp)2]n·7nH2O (13)。研究了具有相同金属中心时,辅助联吡啶类配体对配合物最终结构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不同的合成方法以及更换金属中心时类似体系下配合物的结构变化,同时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和热稳定性。
此外,还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未见报道的二吡啶胺配体2,4′-二吡啶胺(L),并利用其与1,3-金刚烷二乙酸和醋酸锌、醋酸镉在水热条件下自组装得到了2个配位聚合物,[Zn(ADA)(L)]n (14)和[Cd(ADA)(L)2]n (15).实验结果表明这新型的吡啶胺配体可以用来构筑新型的配位聚合物,并对其最终结构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4-15为潜在的荧光材料。
|
|
|
|
1 |
袁天佑;;角重叠模型的MOSE—d~n图在解释配合物结构上的应用[J];大学化学;1992年03期 |
2 |
王树良;分子轨道理论对配合物结构的应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3 |
高丰琴;邓玲娟;姚飞驰;刘勇;;2-巯基-4,6-二甲基嘧啶与其铁(Ⅲ)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
4 |
袁欢欣;欧阳健明;;X射线光电子能谱在配合物研究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2期 |
5 |
龚钰秋
,姜美春
,夏世华;金(Ⅲ)与混合中性氧配体配位作用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8年04期 |
6 |
赵永德;陈荣峰;王天立;林素凤;董黎红;赵斌;吴养洁;;激子手性方法用于双冠醚配合物结构的研究[J];河南科学;1988年02期 |
7 |
纪竹生,刘买利,胡继明;药物配体与生物大分子受体相互作用核磁共振的研究进展[J];分析化学;2004年11期 |
8 |
洪涌;肖静怡;黄可龙;于金刚;黄笃树;;双-(5-氟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双席夫碱及其锌配合物的结构和荧光性能[J];应用化学;2009年05期 |
9 |
韦友欢;谭安治;陈自卢;梁福沛;胡瑞祥;;配合物Nd(C_7H_7N_2O_2)_3(H_2O)_3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J];合成化学;2007年05期 |
10 |
陈淑英;王初华;侯自杰;李笃;刘力生;宋家玉;;具有生物活性的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Ⅲ.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环稀土二柠檬酸配合物的合成、性质及抗肿瘤活性[J];化学学报;1989年04期 |
11 |
黄筱玲;曲凡歧;姚俊志;黄腾峰;;用~(19)F NMR研究4-氟-2,2′-联吡啶配合物的结构和反应[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1990年03期 |
12 |
刘峥;陈世亮;张小鸽;高炅杨;;Cu(Ⅱ)邻香草醛缩苯丙氨酸席夫碱-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分析[J];分子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
13 |
袁继兵,李嘉航,梁万里,苏树江,石建新,龚孟濂;含有不同结构第二配体的铕(Ⅲ)三元有机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J];中国稀土学报;2004年05期 |
14 |
马继龙;田虎;;关于过渡金属羰基配合物结构理论问题的讨论[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2期 |
15 |
赵也平;任英;;碱土金属与DBC-偶氮氯膦配位反应及配合物结构的研究[J];化学学报;1991年06期 |
16 |
姚克敏;陈建设;沈联芳;徐元植;;镧系离子与α—氨基丙酸配合物的~(13)C NMR波谱及其结构的研究[J];化学学报;1990年09期 |
17 |
刘清亮,余华明,鲁非,谢波平;诱导驰豫速率法研究水溶液中镧系离子配合物结构[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8 |
党淑琴;Al(Ⅲ)-ATP配合物的~(27)Al、~1H和~(31)P NMR研究[J];同位素;1993年03期 |
19 |
黄碧霞,徐洛,尹屹梅,岳军;照相明胶钙结合配体的研究[J];明胶科学与技术;1996年04期 |
20 |
袁继兵,李嘉航,梁万里,苏树江,石建新,龚孟濂;三种新的铕(III)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2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