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机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均衡分析
【摘要】:
自上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能源的大量消耗,能源供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并且,随着传统一次能源的大量使用,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时,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领域,并制定了各自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
本文主要从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在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入手,针对固定电价收购制度和配额制度,以及其后来分别演变成的递减价格的固定电价收购制度以及强制配额制度,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上述政策环境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各参与主体的激励方式,以确定市场在最终均衡时的状态,并比较在各种均衡状态下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量、政府补贴额度以及这种政策的执行成本等因素,以此来评价这种政策。
通过对上述四种政策机制的分析,固定电价制度可以为企业提供很大的补贴力度,促使了社会中的大量闲置资本流入可再生能源行业,更容易完成总量目标,但是政府需付出大量的补贴成本,造成很大的效率损失;递减价格的固定电价收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这种损失;配额制给可再生能源厂商提供了一个竞争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难以完成总量目标;强制配额制的分析结果表明可以保证总量目标的完成,并且其作用过程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可以避免税收扭曲,但是其需要一个严格组织的、完善的政策执行环境。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一些间接补贴政策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的作用,以及我国应该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