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永磁无刷电机转角检测故障及其容错控制研究

董亮辉  
【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电动汽车取代传统汽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电动汽车中,电机驱动系统需要具备很高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而电机驱动系统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电机转子角度的检测。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课题对永磁无刷电机的角度检测故障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方法,并对驱动系统的容错控制性能进行了优化。建模仿真是进行故障分析和容错控制研究的必要手段,本文首先对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中的电机本体、逆变器和控制算法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建模。文中建立了永磁无刷电机的常规数学模型,然后根据课题中电机的特点将模型变换到同步旋转坐标系中,降低了数学模型解算的复杂度。文中还研究了三相全桥逆变器的各种运行状态,建立了基于开关管驱动信号和输出电流的逆变器模型,并推导了逆变器输出电压和电机相电压的转换公式。针对永磁无刷电机的控制算法,文中分别研究了六状态驱动方法和矢量控制方法,分析了它们在主控芯片中的运行机制,从而建立了基于定时中断和事件触发中断的控制算法模型。基于上述研究,在MATLAB/SIMULINK中完成了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的整体建模,为故障分析和容错控制的研究创造了条件。接下来,本文对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故障及其引起的驱动系统性能异常进行了研究。为了便于描述霍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霍尔信号)中包含的电机转子位置信息,文中提出了霍尔矢量状态、霍尔标量状态和霍尔跳变沿的概念。然后,对霍尔传感器的故障进行了分类,定义了故障类型,并根据故障发生位置的不同引入了故障角度的概念。基于上述概念,研究了造成故障情况差异的三个因素——故障类型、故障角度和故障霍尔的最终状态。然后,在不同故障因素下对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进行了综合仿真,研究了霍尔传感器故障对驱动系统稳态和瞬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故障霍尔传感器的个数和故障角度决定了系统在故障发生阶段和故障稳态阶段的性能,而霍尔信号的最终状态决定了不同电流波形所对应的相序。随后,本文对故障的稳态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种霍尔位置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故障情况下的霍尔信号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不同故障类型下霍尔状态和跳变沿的独特序列。基于这些独特序列,分别提出了基于霍尔状态序列的故障诊断方法和基于跳变沿序列的故障诊断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霍尔信号中的信息,进一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文中又将霍尔状态和跳变沿结合起来,提出了电机转向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转向估计值与霍尔故障情况之间的对应关系,总结出了基于转向估计的故障诊断方法。然后,在驱动系统模型中,对这三种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建模。在仿真平台中,对三种故障检测方法分别进行了验证,并对比了故障诊断的效率。结果表明,三种故障诊断方法都能有效地检测出霍尔传感器的故障类型,三种方法的诊断效率依次增加。此外,仿真结果还说明故障角度和故障传感器的个数是影响故障诊断过程的主要因素。在故障诊断的基础上,本文接下来对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的容错控制进行了研究。根据六状态驱动和矢量控制对转子角度反馈的需求,确定了容错控制中进行角度估计应当满足的分辨率要求。然后利用霍尔信号及其对应的时间段测量值,推导了电机速度和加速度的估计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故障情况下的角度外插估计法。为了提高动态过程中的角度估计精度,又提出了基于机械动态模型的矢量跟踪观测器。并在各种故障情况下,对观测器中的霍尔矢量状态进行了的谐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谐波消去方法,保证了观测器的精度。基于上述两种角度估计方法,可以分别通过软件容错模块和硬件容错模块的方式实现驱动系统的容错控制。为了验证容错控制的效果,搭建了永磁无刷电机驱动系统平台,结合不同的故障诊断方法,对两种容错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容错控制策略都能有效地使驱动系统从故障中恢复运行,且基于矢量跟踪观测器的容错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此外,使用结果还进一步验证了三种故障诊断方法的效率以及故障角度对故障诊断过程的影响。上述方法虽然能够有效地实现容错控制,但是在故障诊断过程中驱动系统会出现瞬时的异常电流和转矩,造成驱动系统短暂的性能下降。在故障诊断过程中,霍尔传感器的故障类型并未确定,容错控制无法立即发挥作用,驱动系统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于是,文中分析了加速度估计值和故障诊断结果在故障诊断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提出了故障诊断过程的检测机制。同时提出了结构可变的霍尔矢量跟踪观测器,在故障诊断过程开始后,切换到开环结构,利用历史数据完成转子位置的估计,避免受到故障信息的干扰;当故障诊断完成后,观测器立即切换回闭环结构,实现容错控制。最后,在实验平台中对优化后的容错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抑制了系统的异常电流和转速波动,优化了容错控制的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泽宇;项志军;张士勇;;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主动容错控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2 周振超;张健;王立红;王猛;;容错控制理论综述与展望[J];自动化博览;2008年07期
3 乔秦宝,秦岭松,翁清,陶永华;一种自适应容错控制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4 毛海杰;李炜;冯小林;;非线性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综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4期
5 方华京,章红,郑英,谢林柏,杨方;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J];控制工程;2005年S2期
6 张俊智,王丽芳,葛安林;自动离合器的容错控制[J];公路交通科技;1998年04期
7 周菲;;多模型传感器故障软闭环容错控制方法与应用策略[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年18期
8 孙金生,李军,徐蕾,王执铨;动态大系统的分散容错控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9 袁立嵩,蒋慰孙;多变量系统二次稳定性容错控制问题的研究[J];自动化学报;1996年06期
10 于达仁,鲍文,徐基豫;汽轮机负荷控制的容错控制方案[J];动力工程;1994年01期
11 贾荣丛;;复杂飞行器的容错控制[J];电子制作;2018年02期
12 姚利娜;薛霄;姜斌;;序列连续系统的容错控制[J];信息与控制;2013年01期
13 曹祥宇;胡昌华;马清亮;;考虑传感器故障的导弹姿态控制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研究[J];控制与决策;2012年03期
14 刘帅;周东华;;混杂系统主动容错控制的随机稳定性分析[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年04期
15 戴小文,倪文波,卜继玲;高速摆式列车机电式倾摆机构的容错控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Z1期
16 李秀平,靳蕃;一种新的容错控制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17 孙干;;基于滑模控制的五相永磁同步发电系统的容错控制[J];船电技术;2018年09期
18 王敏,臧曙,周东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容错控制[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4年04期
19 闻新,胡恒章,沈毅,周露;基于神经元网络的浓调系统的容错控制策略[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0 孙金生,王执铨,李军;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又一策略[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树彬;黄鹤;韩笑冬;王执铨;;一种基于细化故障的容错控制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罗小元;武晓晶;关新平;;一类非线性时滞系统基于观测器的自适应容错控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方华京;章红;郑英;谢林柏;杨方;;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A];第16届中国过程控制学术年会暨第4届全国故障诊断与安全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韩兵;陈新海;;避免误报警率影响的广义预测容错控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敏;臧曙;周东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容错控制[A];04'中国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论坛暨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学术年会专辑[C];2004年
6 郭朝峰;金惠华;;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智能容错控制[A];第十届全国容错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刘秀芝;戴亚平;;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容错控制研究综述[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李晓娓;崔宝同;;基于多个改进神经网络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余雪莲;孟令雅;;非线性时变时滞不确定系统的非脆弱容错控制[A];第36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E)[C];2017年
10 孙新柱;胡寿松;;区域极点和H_∞指标约束下的满意容错控制方法[A];第七届全国信息隐藏暨多媒体信息安全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亮辉;永磁无刷电机转角检测故障及其容错控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7年
2 陈力恒;动态系统故障估计观测器设计与容错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孟宪吉;带有饱和约束的非线性系统容错控制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4 夏候凯顺;基于观测器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容错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王德军;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罗小元;几类非线性系统鲁棒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7 李医民;复杂生态系统的非线性分析与模糊容错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8 张刚;多指标约束下的满意容错控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9 杨学宾;空调系统故障检测及基于性能优化的在线容错控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罗剑;分布式电驱动车辆制/驱动力协调及主动容错控制[D];清华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伟奇;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及容错控制策略的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2 王国鑫;永磁电机驱动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3 陈冬杰;网络化LPV系统的容错控制[D];江南大学;2018年
4 王静耀;广义时变系统的最优容错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18年
5 康运风;随机分布协作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D];郑州大学;2018年
6 陈文婧;DETCS下具有故障严重程度区分的NCS在线优化调度容错控制方法[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7 张静;基于事件触发采样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D];南通大学;2017年
8 项祥;风力发电机组随机预测容错控制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8年
9 杨鹏飞;自适应故障诊断及容错控制及其在无人机飞控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18年
10 董国伟;几类含有未知故障非线性系统的模糊自适应容错控制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