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表面热接触有限元数值分析
【摘要】:
本文应用摩擦学和传热学的知识对两粗糙表面的相互接触过程进行了相关
的分析,建立了一个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的描述两粗糙表面热接触过程的三维
有限元分析数学模型,并采用ANSYS软件对粗糙表面热接触过程进行了分
析,获得了接触物体的温度场分布,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粗糙表面接触热阻
的计算。
在采用ANSYS软件进行热接触分析时,使用了该软件提供的热—结构耦
合功能,从而将两接触表面在接触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影响和温度效应影响同时
加以考虑,因而更加符合两粗糙表面相互接触并有热流流经接触面的实际情
况。另外,本文对影响接触热阻的一些参数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得出了有益的
结论。最后,根据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一个粗糙表面间热接触的实际问题进行
了计算,将所获得的结果与有关文献提供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
好的吻合性。
|
|
|
|
1 |
邢进华;粗糙表面对薄样品热传导的影响[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2期 |
2 |
黄泽贵;童创明;胡国平;王积勤;;高斯介质粗糙表面电磁散射的高阶基尔霍夫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4期 |
3 |
杨理理;宣益民;韩玉阁;谭俊杰;;一维粗糙表面间的近场辐射换热[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7期 |
4 |
刘远东;刘林;;两向异性的W-M分形插值[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3期 |
5 |
吴承伟,郑林庆;接触因子及其在研究部分流体润滑中的应用[J];润滑与密封;1989年03期 |
6 |
贺林,张长军,彭晓春,朱均;金属加工表面的分形特性[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7 |
叶震;王元利;;粗糙表面电磁散射的解析近似法研究[J];战术导弹技术;2006年04期 |
8 |
王志刚;安琦;;机械密封摩擦环粗糙表面的计算机模拟[J];机械与电子;2008年10期 |
9 |
程玉平,谢友柏;非正态粗糙表面部分润滑状态下挤压膜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3期 |
10 |
张维,陈贤聪,叶乔,严宇;粗糙表面超声探伤耦合剂的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1 |
闻劭意,彭晓峰,吴海玲,王补宣;粗糙表面不同粗糙元间局部流动与传热特性[J];化工学报;2005年03期 |
12 |
周静伟;王玉刚;耿丽萍;;粗糙表面对非定常冲击射流传热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04期 |
13 |
沙道航;韩德才;王益群;;具有正弦波模型间隙流动的研究[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
14 |
王顺;胡元中;王文中;王慧;;润滑点接触粗糙表面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6年07期 |
15 |
陈辉;胡元中;王慧;王文中;;粗糙表面分形特征的模拟及其表征[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
16 |
张征;刘更;刘天祥;吴立言;;粗糙表面热弹塑性接触自适应无网格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20期 |
17 |
尹晓亮;高创宽;张增强;;粗糙表面形貌参数对润滑特性的影响[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8年06期 |
18 |
佟瑞庭;刘更;曾泉人;刘天祥;;涂层粗糙表面滑动接触的有限元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9年06期 |
19 |
周平;郭东明;康仁科;金洙吉;;多级粗糙间隙内的两相微流动数值模拟[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5期 |
20 |
朱延彬,徐兢;对表面粗糙度的非接触测量[J];仪器仪表学报;199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