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K4169高温合金组织细化及性能优化研究

杨爱民  
【摘要】: 高温合金的组织细化一直是提高高温合金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对于复杂的实用合金的细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化学细化的方法,考察了在生产上被广泛应用的高温合金K4169的细化过程。研究了细化组织对室温性能及高温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细化机制及裂纹形核等方面的问题。 实验中通过加入微量金属间化合物,首次在生产条件下获得了实用合金K4169的细晶组织,细化水平达到了国外公司用热控法取得的同等水平:在对熔体进行均匀化处理的情况下,晶粒度可达到ASTM 1.7,在没有均匀化处理的情况下,晶粒度可达到ASTM 3.2~4.5,并获得了无枝晶的粒状晶组织。所获细晶组织的枝晶偏析小。Fe、Cr和Nb元素的偏析比趋于1,表明这些元素的分布均匀。 性能测试表明细晶组织具有优异的室温性能。抗拉强度提高了24.6%;屈服强度提高了9.7%;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也分别提高了31%和26.9%。其室温下断口组织由粗晶的混合型穿晶断口改善为韧性穿晶断口。 所得细晶组织具有良好的高温拉伸强度和持久强度。在700℃时,细晶组织抗拉强度仍高于粗晶14.9%;屈服强度提高了21.3%。其高温持久性能仍比一般组织高出1/3;塑性指标有所下降。高温下细晶组织仍为韧性穿晶断口;粗晶为解理断口。 本文亦首次较为详尽的研究了室温及700℃高温下K4169合金的疲劳性能。发现细晶的室温疲劳寿命平均为粗晶组织的2倍。在高温长寿命段,细晶的疲劳性能仍优于粗晶组织,但在高应变低寿命段,细晶的疲劳性能不如粗晶。 文中考察了工艺因素对细化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无论是否加细化剂,较低的浇注温度都对细化组织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中复合细化剂的效果优于单一细化剂;细化剂颗粒的粒度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细化。 本文结合实验结果综合分析了化学添加剂的作用机制。显示用晶格匹配理论可解释单一细化剂的细化作用;复合细化剂的细化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用特征过冷度来解释,但亦应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也指出,所加第二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杨爱民 相并没有成为特别的裂纹源,因而本实验中所选的金属化合物作为高温合金 K4 69的细化剂是安全可靠的。 由于外加粒子表面液相成分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异质形核,本文首次将溶 质组元在粒于表面的偏聚能引入异质形核过程,分析指出,有时溶质原子的偏 聚能在异质形核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提出一个综合形核参量叭 =erflnd- dc*用于描述偏析系数、溶质原子的偏聚能对异质形核的作用。 本文也首次研究了化学反应对异质形核的影响,结合目前流行的润湿理论, 通过分析反应过程反应自由能及表面能的变化,考察其对异质形核润湿角的影 响,给出了在有化学反应时形核剂的选取原则。 为了准确评估材料的疲劳寿命,本文首次提出裂纹形核韧性的概念,并给 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并证明材料的形核韧性为其 Griffith断裂韧性 1/方。 利用裂纹形核韧性的概念,对裂纹的形核及扩展全过程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此 外,本实验中还首次对疲劳中的轮胎印结构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实验验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祥,陈革,许勇,梅洪生;高温合金冶炼工艺优化[J];四川冶金;2000年01期
2 杨爱民,熊玉华,黄太文,刘林;化学细化技术的进展及在高温合金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0年04期
3 牛建平;金涛;孙晓峰;于洋;管恒荣;胡壮麒;;一种新牌号Ni基高温合金的超纯净熔炼[J];材料导报;2001年06期
4 李周,张国庆,田世藩,颜鸣皋;高温合金特种铸造技术——喷射铸造的研究和发展[J];金属学报;2002年11期
5 杨安香,陈贤红,方南辉;高温合金中微量铈的快速测定[J];江西冶金;2003年01期
6 J.C.Zhao,Michael F,Henry,王景成;多元高温合金相稳定性的热力学预测[J];上海钢研;2003年03期
7 潘自强,龚勇清,周日贵,陈庭生,韩旭;全息云纹干涉法测定高温合金断裂特性的实验研究[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海鸥,吴红军,王桂兰,陈竞;等离子熔积直接成形高温合金件组织结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1期
9 Kurt P.Rohrbach;高温合金的发展与选择[J];宇航材料工艺;2005年01期
10 董建新,张麦仓,曾燕屏;含铌高温合金液相中铌偏聚行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1 万晓慧,杨思乾,马铁军,李京龙;高温合金点焊动态电阻曲线与熔核直径的关系[J];航空制造技术;2005年05期
12 陈立佳;吴崴;P.K.Liaw;;3种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行为及寿命预测[J];金属学报;2006年09期
13 马天军;武超;;不同形状的高温合金钢坯温度场变化数值模拟[J];上海钢研;2006年04期
14 施立发;黄进峰;赵光普;焦兰英;;高压富氧下几种高温合金的燃烧特征和性能研究[J];热加工工艺;2007年04期
15 刘平;;高温合金中钨元素的看谱分析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钨业;2007年03期
16 刘光耀;孙长荣;;高温合金孔加工技术[J];重型机械科技;2007年02期
17 米国发;李红宇;刘翔宇;王狂飞;王宏伟;曾松岩;;球形多孔高温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机械工程材料;2007年05期
18 刘建强;曾燕屏;谢锡善;;新型Ni基高温合金中析出相的热力学模拟计算[J];材料导报;2007年09期
19 王剑志;;攀长钢公司高温合金生产与发展[J];特钢技术;2007年04期
20 庞晓辉;;高温合金中钌元素的分析测定[J];现代科学仪器;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增墉;;前言[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荀淑玲;闫忠强;王娟辉;王晓梅;胡敏艺;王江;;微量元素硼在高温合金中的作用[A];低碳经济条件下重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发展研讨会——暨重冶学委会第六届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冯涤;韩雅芳;;高温合金及其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趋势[A];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2006)——航空航天材料专辑[C];2006年
4 刘庆斌;卢翠芬;李冬玲;;一种高铬高温合金的物理化学相分析[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庞晓辉;刘平;杨军红;;高温合金中铼元素的分析测定[A];动力与能源用高温结构材料——第十一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庞晓辉;杨军红;刘平;;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温合金中痕量硒[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孙晓峰;;我国高温合金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研究进展[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勇;张国庆;李周;刘娜;袁华;许文勇;高正江;王孝平;P.S.Grant;;喷射成形高温合金组织演变过程试验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高温合金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其娟;;21世纪定向凝固高温合金使用展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玄伟东;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杂晶形成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2 赵坦;第二代定向柱晶高温合金DZ59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3 金文中;K417高温合金真空熔铸凝固过程的电磁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陈伟;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整体精铸燃烧室机匣用高强度高温合金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杨爱民;K4169高温合金组织细化及性能优化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6 刘峰;DD3高温合金的深过冷快速凝固及其快速凝固用特殊涂层[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7 徐裕来;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用高温合金Nimonic 80A成分优化、微结构及其高温强化机理研究[D];上海大学;2013年
8 严卫东;铝合金及高温合金铸件凝固过程中晶粒组织形成的计算机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徐仰涛;新型钴基Co-Al-W合金设计、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10 熊玉华;K4169高温合金化学法晶粒细化工艺及机理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唯;Ni基高温合金的等离子体直接成型及其结构、抗热腐蚀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郭鹏;基于神经网络的高温合金组织性能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周鹏;高温合金的高温断裂性能的试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4 吕连灏;铱基高温合金增韧机理第一性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乔帅;超硬刀具车削高温合金过程热力耦合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6 潘琳;高温合金深孔珩磨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3年
7 惠升;脱芯工艺对三种高温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1年
8 杨刚;Ni基高温合金切削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张龙;高温合金薄壁波纹零件结构分析与成形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10 李赛;GH600热变形行为及显微组织分析[D];辽宁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牛;航天工业与高温合金[N];中国冶金报;2000年
2 常宗华;第十届中国高温合金学术年会暨21世纪先进高温合金生产和应用国际研讨会举行[N];世界金属导报;2004年
3 黄秀声;我国高温合金已形成自主体系[N];中国冶金报;2006年
4 记者  瞿剑;我国高温合金形成自主体系[N];科技日报;2006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刘杨 彭志华;钢研高纳 打造世界级高温合金企业[N];证券时报;2010年
6 李翠红 徐爱党;新中国第一炉高温合金在抚钢诞生[N];中国冶金报;2009年
7 杭材;先进高温合金——制造先进发动机的基石[N];中国航空报;2012年
8 罗之飏 本报记者 陈岩;我省研发出高纯净度冶炼高温合金技术[N];四川日报;2014年
9 申银万国 叶培培 徐若旭;工信部重点扶持新材料产业 看好高温合金行业成长性[N];通信信息报;2014年
10 张辉;“高温合金之王”在丹阳成功生产[N];镇江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