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景武,邹丛青;颤振主动抑制系统鲁棒控制律初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2 |
杨叔子
,刘经燕
,师汉民
,梅志坚;金属切削过程颤振预兆的特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5期 |
3 |
梅志坚
,师汉民
,刘经燕
,杨叔子;金属切削过程颤振早期诊断的一个有效的综合判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5期 |
4 |
裴承鸣,舒畅,宋叔飚,李中群,谭申刚;自适应Chirplet信号展开及其在颤振信号处理中的应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5 |
于晓春,张媛,刘子芳;电液比例控制器的设计[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
6 |
于劲;;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超声波振动车削抑制颤振的微观机制[J];电子显微学报;1992年06期 |
7 |
侯光钰,张为公;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J];测控技术;2004年10期 |
8 |
朱晓华;黄云林;;数控强力切削抑制颤振的理论极限切削宽度[J];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16期 |
9 |
李辉;赵娟;刘廷明;;新型电液比例控制器的研究设计[J];电子设计应用;2007年08期 |
10 |
周晓勤,于骏一,王文才;人工神经网络在切削颤振类别诊断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1998年02期 |
11 |
顾仲权;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的优化设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
12 |
廖广兰,陈勇辉,史铁林;GTM在冷轧带钢颤振监测与识别中的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3 |
朱彩虹,于达仁,徐基豫;自适应颤振式电液转换器的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3年02期 |
14 |
唐炜;史忠科;李洪超;;基于时频域滤波及频域广义整体最小二乘辨识的飞机颤振模态参数辨识(英文)[J];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2006年01期 |
15 |
夏飞;闫杰;;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的动能拦截器平滑制导律设计[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0年04期 |
16 |
顾文锦;高云剑;;变结构控制的工程实现[J];战术导弹控制技术;2000年01期 |
17 |
周洪伟,梁贵书;GIS局部放电信号的联合时频分析[J];计算机仿真;2004年03期 |
18 |
张巧云;;浅析机床的振动及防治[J];科技传播;2011年11期 |
19 |
纪勇;曾荣芳;;车削摩擦型颤振及其噪声的再现实验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
20 |
逄海萍;计算机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切换函数超前补偿[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7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