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的企业战略管理系统及其模型研究
【摘要】:
战略管理存在着不同的视角,从知识视角来研究战略管理的过程,应该能产生非常独特的战略管理。在当今形势下,知识正发挥着全新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重新界定了企业的概念,也使得企业战略的内涵有了新的诠释。知识及其积累,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正逐渐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研究的前沿性课题。
战略的中心问题是企业的成长方向和自然演化。所以,本论文自然就通过从目前背景所透露出具有对经济形态和企业发展决定意义的因素—知识的视角,在对企业成长理论演变的脉络、企业战略理论研究重心转移的综述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了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系统及其模型,从一个更深的层次上为人们理解知识型企业战略系统若干问题及其模型研究提供了更为系统和清晰的思路,也为那些从事企业知识战略管理的实践者可以提供理论层次上的指导和实践层次上的借鉴。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本论文认为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首次提出企业战略是一种知识活动,知识创新过程是以提高企业知识优势力为目标的,并试图用系统论的观点对知识型企业的战略管理进行解读,弄清楚知识型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合理内核。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型企业战略系统的核心问题进行分解,构筑以知识为中心的“共同愿景—知识流程—知识员工”战略模式、以知识优势力为核心的战略系统三维结构和战略管理过程三阶段相结合的分析框架。同时,由于核心竞争力及其一些相近概念有其局限性,笔者首次定义了一种能重新解释这个问题的知识优势力概念。
(2)对企业战略模式的演变进行了研究,指出以知识为中心的企业战略模式的实质在于组织概念、管理职能及管理理念与传统的战略模式的彻底改变。认为战略模式不断的的变革主要是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信息技术与组织战略变革相结合则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相当重要。在此基础上,笔者综合7S模型和Scott-Morton的分析框架,并将技术作为企业战略形成、结构、过程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促进因素,发展了一个有关企业知识战略管理的企业战略转换的系统模型框架。
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基干知识的企业战略管理系统及其模型研究
(3)对企业中知识作用的评价和激活方法的评价,取决于基于知识的企业
战略管理的思考方法和应用方法。而知识结构复杂性和相关性的程度则可以决定
企业战略的行动部分。知识优势力体现出其是一个复杂系统,它反映了复杂理论
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按照协同学原理,揭示其内在本质,特别是其复杂的、动态
的形成与发展机理。
(4)本论文认为战略管理过程并不像战略管理模型所显示的那样界限分明
和被完美地实施,企业战略布(定技术可以被综合于战略管理三阶段决策系统之
‘一户。论文通过模糊理沦和神经网络的结合,构造战略制定模型,以提高「钱略管理
系统的智能水平。
(5)战略管理过程就是企业确立知识优势力的过程。其系统运行的目标就
是培育知识优势力。论文从知识优势聚集的过程,研究企业的知}识优势成长轨迹,
论证了这种机制的运行需要以共享文化的软环境和以IT技术的硬环境作为支
撑。一方面表现为对信息的深度智能化挖掘;一方面表示为以个人中“自的信息表
示;另一方面是知识与工作的密切结合,通过丰富组织的知识,增加知识的共享
性,使得企业获得一种人工智能—组织智商。作为一种整合性的战略创新,系
统理论无疑是其直接的思想来源,这就要求知识型企业的战略管理过程中,实现
知识内容、妇一}识活动以及知识价值的总体平衡。
(6)本论文砂l究了将信息技术与组织战略变革相结合对于企业知识战略管
理的重要性。战略变革影响和驾驭着知识的种类,也就是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的存在会影响,钟咯管理的有效性,其中隐性知识对完成战略变革的作用是一l一分重
要的。而知识是通过组织机构选择的知识管理战略将继而影响此战略中信息技术
的应用。
(7)知识管理是战略管理变革的体现,这就意味着研究知识型企业.线略问
题,应从知识管理及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着手。系统工程的理沦与方法贯穿其研
究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实证的角度分析是必需的。本论文从知识战略管理与信息
管理:哲学、过程与教训以及基于知识系统的战略管理模型、西安高新技术开发
区企业知识优势力及其战略制定摸型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和研究。
|
|
|
|
1 |
孙丽,梁战平;论知识资本与知识型企业的界定[J];情报杂志;2003年01期 |
2 |
季玉群,黄鹍;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4年04期 |
3 |
魏明侠,程承坪;知识经济运行微观基础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0年06期 |
4 |
颜士梅,王重鸣;知识型企业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一个基于SHRM观的分析[J];科研管理;2002年06期 |
5 |
张芮,沈治宏;知识型企业中个人核心能力的自我培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05期 |
6 |
肖媛;知识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3期 |
7 |
刘国靖,孙林岩;基于项目推动的知识型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1期 |
8 |
刘鹏,匡兴华,吴鸣;知识型企业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及其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4年05期 |
9 |
李福和;;知识型企业如何留住人才[J];软件世界;2007年06期 |
10 |
邱海琴,张卫国;知识资本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9期 |
11 |
王俊娜,付英;知识型企业的组织治理──用企业理论对知识型企业治理结构发展所做的探索[J];科研管理;2001年03期 |
12 |
王明明;知识型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J];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05期 |
13 |
徐锐;知识型企业的知识管理特征[J];图书情报工作;2000年01期 |
14 |
袁建昌,魏海燕;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本主导企业剩余权的依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10期 |
15 |
谢虹霞;;知识型企业信息资源现代管理模式研究[J];档案学通讯;2007年04期 |
16 |
汪雄夫;;制度加感情,留住再培养[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8年12期 |
17 |
埃米·埃德蒙森;;知识型企业的执行模式[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8年30期 |
18 |
谭黎;;浅淡软件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6期 |
19 |
蔡福顺;利用证券市场培育知识型企业的运作途径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5期 |
20 |
曹细玉;知识型企业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