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的信息融合与信息过滤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随着数字电视的逐步普及,面向数字电视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既提供个性化又提供大众化的服务是这种系统的目标,该系统涉及的许多相关领域值得深入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与philips公司合作对面向数字电视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进行了相关研究。在该课题的基础上,本文对面向数字电视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信息过滤技术、信息融合技术以及系统的体系结构等方面做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算法,最后利用agent技术实现了原型系统。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
研究了信息过滤技术的模型,方法以及相关理论。针对数字电视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的特点,使用空间向量模型实现系统的信息过滤,提出了负反馈阈值确定法,建立了反馈学习公式,很好地解决了本系统中的信息过滤的实现问题。
研究了信息融合的策略、方法以及相关理论。根据信念修正理论设计了基于总体距离最小的多用户偏好信息的融合算法,该算法满足信念修正理论中带完整性约束的基本公设以及Majority公设。由于利用传统的对称距离概念进行融合计算时,融合结果不能符合人们的通常心理。为此,提出了“不对称距离”的概念。将不对称距离的概念应用到融合算法中,收到了较好的融合效果,更符合人们的通常心理。
提出了面向数字电视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目标和体系结构。利用Agent技术实现了面向数字电视的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具有可扩展性,易移植性和比较高的效率。
|
|
|
|
1 |
黎湘,庄钊文,郭桂蓉;模糊自组织神经网络及其在信息融合目标识别中的应用[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2 |
章新华,林良骥,王骥程;目标识别中信息融合的准则和方法[J];软件学报;1997年04期 |
3 |
袁南儿,杨东勇,林毅;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
4 |
何兵;基于分类及不确定墒的DS证据合成及判决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10期 |
5 |
陈俊风,景方,孙华;B样条模糊神经网络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6 |
张杰林,刘德长,曹代勇;基于信息融合的铀矿床遥感数据挖掘技术[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4年02期 |
7 |
梁志恒,杜庆东;应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燃煤锅炉供热自动控制系统[J];工业锅炉;2004年06期 |
8 |
陈东,吴文华;模糊信息融合在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4年06期 |
9 |
许任洲,李训诰;基于距离的目标运动分析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5年01期 |
10 |
江红,张炎华,赵忠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时间不确定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1 |
吴宏岐;周妮娜;张正喜;;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信息融合技术研究[J];信息技术;2006年03期 |
12 |
汪永东;陈颖;;模糊证据理论及其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J];工矿自动化;2006年05期 |
13 |
何友;薛培信;王国宏;;一种新的信息融合功能模型[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
14 |
苏志东;;网络招生信息融合系统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
15 |
宋婷;;传感器在农业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年05期 |
16 |
王军;王员云;;基于Rough集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7 |
钱进;;改进的联合Kalman滤波及其在组合导航中的应用[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9年07期 |
18 |
张欣;薛伟敏;童法松;;旋转机械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及其发展状况[J];机电设备;2009年04期 |
19 |
申宇皓;孟晨;张磊;傅振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息融合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11期 |
20 |
胡宝洁;范江涛;杨沛;轩健峰;;复杂电磁环境对组网雷达的影响研究[J];电子科技;201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