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混沌理论分析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张政伟  
【摘要】:混沌以其拥有的诸多天然优良特性而倍受关注,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和成功的应用。通过对混沌系统的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混沌的特性,为应用混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控制混沌是混沌走向应用的前提,研究混沌的控制,可以为应用混沌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本文以混沌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为研究背景,对计算混沌系统特征参数的方法和控制混沌的方法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研究了混沌系统各种特征参数的典型计算方法。鉴于由小数据量方法计算的最大Lyapunov指数具有随潜入维数的变化有明显波动的缺点,本文提出了用C-C方法同时回归出潜入维数m和时间延迟τ的改进方法,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改进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给出了在一般信号驱动下混沌控制的三种典型方法,即自适应控制方法、采样数据反馈控制方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针对现有自适应控制方法中存在的控制器不连续的缺陷,提出了在分母上增加指数项的改进方案,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3.对在混沌信号驱动下的混沌控制即混沌同步问题,给出了基于状态观测器的混沌同步控制和基于锁相环的混沌同步控制方法,并对基于锁相环的混沌同步算法的鲁棒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理论研究,作出了新的理论结论。 4.研究了混沌在现代密码学中的应用,通过实例验证了混沌信号作为密钥的可行性和高可靠性。介绍了基于锁相环和混沌不稳定周期轨道的两种混沌保密通信方法。理论上论证了混沌信号用于保密通信的可行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郭宁!250061.济南,张有志!250061.济南;非对称式密码体制数据加密算法的分析[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2 颜森林,迟泽英,陈文建;激光混沌同步及其在光纤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E辑;2004年04期
3 余勇;许建中;;利用差动混沌键控实现保密通信[J];通信与广播电视;2004年01期
4 冯登国;肖国镇;;相关免疫函数的特征与构造[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5 周红,罗杰,凌燮亭;关于数字混沌系统保密通信的探讨[J];电子与信息学报;1997年02期
6 赵思真,赵思正;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97年01期
7 何振亚,张毅锋,卢宏涛;细胞神经网络动态特性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通信学报;1999年03期
8 ;军事通信、保密通信与扩频通信[J];电子科技文摘;2003年03期
9 赵辽英,赵光宙,厉小润;基于Riccati方程的混沌同步方法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年03期
10 张洪宪;;激光混沌同步及其在一类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1 张轶;李红信;杨丽宁;;基于混沌参数调制的语音保密仿真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8年13期
12 牟俊;王智森;康丽;;统一混沌系统的状态观测器同步控制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3 周铁戈;毛静;刘廷书;汪恺;阎少林;;约瑟夫森结的混沌行为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英文)[J];低温与超导;2009年04期
14 李亮;;一种混沌同步保密通信方案[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9年03期
15 胡雪;;统一混沌系统同步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16 王福来;;一种基于误差快速扩散元胞自动机的加密技术[J];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17 王晓鸣;神经网络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J];通信技术;1994年01期
18 薛佩军;MC公钥签名体制[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9 曾志峰,冯运波,杨义先;虚拟专用网的研究与实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0 刘长军,黄卡玛,胡仲霞,陈倩,郭忠海,王文轲;EMR对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干扰的初步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森林;迟泽英;陈文建;赵琦;;激光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一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二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3)论文集[C];2003年
2 ;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专刊后记[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博;钱建生;阙胜利;刘伟;;基于Duffing混沌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与保密通信[A];第十六届全国煤炭自动化学术年会、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雷敏;杨榆;汪伟;;基于SMTP协议的信息隐藏[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5 许振姜;;保密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6 吴永森;程立国;;无超递增性的背包算法及在局部网络保密通信中的实现[A];第四次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9年
7 瞿少成;王晓燕;龚美静;曲豪;;基于滑模观测器的不确定混沌系统的同步保密通信研究[A];2007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8 刘颂豪;;光纤量子保密通信进展和应用[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孙庆;;紫外光通信在未来战场中的应用[A];2007年中国青年光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范文华;田小建;邓军;郑凡;;基于单环掺铒光纤激光器系统的混沌保密通信[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飞;多翼多涡卷混沌系统生成、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2 王宏霞;混沌技术在现代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3 骆开庆;混沌的不可预测性及其在保密通信中应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4 彭军;混沌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孙克辉;混沌同步控制理论及其在信息加密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陈永红;混沌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范文华;基于掺铒光纤激光器的混沌保密通信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刘伟;基于粒子群算法自适应逆控制混沌同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乔宗敏;混沌神经网络的同步控制及其应用[D];安徽大学;2007年
10 顾葆华;混沌系统的几种同步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翠玲;观测器方法异结构混沌同步研究及其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10年
2 范正平;混沌控制、同步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02年
3 张政伟;混沌理论分析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4 强浩;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张鑫;超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6 张翌维;用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混沌保密通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杨继为;混沌同步及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4年
8 明岸华;分形在图像水印和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9 廖旎焕;双信道超混沌保密通信与广义映射混沌扩频序列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10 于胜利;混沌同步及其在保密通信中的应用[D];燕山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胜友;科大研制成最长距离量子密码系统[N];中国矿业报;2005年
2 孙猛;湖北开展机要通信寄递用户保密教育培训[N];人民邮电;2007年
3 苗利明 记者 郝炜;省委中心组召开学习会[N];青海日报;2009年
4 孙昕;英军“天网”卫星实现全球通[N];战士报;2007年
5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陈耀光 周萍;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探讨[N];计算机世界;2001年
6 陈耀光 周萍;分布式数据库的安全探讨[N];中国化工报;2002年
7 记者 毛文波;阿丽亚娜一箭发两星[N];科技日报;2006年
8 李瀛寰;NGN升级政府办公[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9 管海明 戴浩;鸟瞰通信防泄密技术发展[N];解放军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卢育辉 通讯员 袁家臻;光子技术的学术盛宴[N];广东科技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