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方程的高效数值方法及三角翼大迎角脱体涡特性的研究
【摘要】:本文研究了Euler方程的高效数值方法及背鳍对三角翼大迎角脱体涡的影响问题。主要的工作是:
1.提出了一种应用近似边界条件在固定的笛卡尔网格上求解非定常欧拉方程来解决气动弹性的方法。求解过程中对于有小变形的薄翼,用固定不变的直角坐标网格代替贴体网格,在平均弦长上采用一阶近似边界条件代替精确边界条件,考虑到四阶人工粘性,在物面边界处沿外法线方向虚拟两层网格。这种方法不需要在计算中重新生成网格,大大提高了求解Euler方程的效率,对欧拉方程计算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采用多重网格技术进行加速收敛,以提高计算的效率。在采用具有近似边界条件的欧拉方程计算中成功应用了多重网格的加速收敛技术,计算了Ma=0.8,α=0.4的NACA0012翼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多重网格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效率。
3.采用Euler方程数值模拟了绕三角翼的大迎角流动,针对不同背鳍高度情况,研究了背鳍对三角翼前缘脱体涡的影响,计算来流迎角为30°,三角翼的后掠角为82.5°,背鳍高度hl/s分别取为0、0.75、1.5。计算结果表明,背鳍的存在对三角翼前缘脱体涡的特性有明显影响。当背鳍高度hl/s从0变化到1.5时,三角翼前缘脱体涡从对称发展成不对称,最后恢复对称。而且对称的脱体涡是稳定的,非对称的脱体涡表现出不稳定性。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这对研究大迎角状态下的飞行器性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
|
|
1 |
张正科,李凤蔚,罗时钧;欧拉方程多重网格方法及三维跨声速大迎角流动数值计算[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6年04期 |
2 |
屠兴,武文康;亚、跨音速时尖头旋成体在大迎角时的法向力特性[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5年04期 |
3 |
段卓毅,陈迎春,赵克良,司江涛;战斗机边条翼大迎角涡升力研究[J];飞行力学;2003年03期 |
4 |
李建英,王宗栋,杨永年;单板机在气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大迎角非对称载荷的自适应控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87年04期 |
5 |
王良益;亚、超音速细长翼身组合体大迎角气动特性的计算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6 |
刘冰,高仍清;F—16飞机大迎角飞行特性分析[J];飞行力学;1995年02期 |
7 |
张曙光,方振平;大迎角飞行品质的研究进展[J];飞行力学;1998年01期 |
8 |
于欣芝,杨永年,巫泽,王达选,王宗栋;控制大迎角非对称力的头部旋转法[J];航空学报;1986年05期 |
9 |
刘昶;;大迎角非线性飞行动力学(一)[J];飞行力学;1989年02期 |
10 |
朱自强,贾剑波;三角翼大迎角不可压粘流的数值模拟[J];力学学报;1996年06期 |
11 |
李树有,王启,张培田;飞机失速/尾旋特性的预测和试验研究[J];飞行力学;2000年03期 |
12 |
黎康,方振平;分叉分析方法在大迎角控制律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2003年04期 |
13 |
李正强;张怡哲;邓建华;陈琪;;基于LS-SVM飞机大迎角动态辨识方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9年09期 |
14 |
何植岱;飞机大迎角稳定性对于交叉导数和加速度导数的灵敏度分析[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7年04期 |
15 |
蔡庆生;前掠翼大迎角低速气动性能的实验研究和升力估算[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7年04期 |
16 |
鲍国华;机翼大迎角涡破裂时气动特性计算方法的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8年03期 |
17 |
李帆,周凤岐,周军;大迎角下导弹气动耦合控制系统分析[J];飞行力学;2001年01期 |
18 |
桑雨生,田培彦,魏余生,罗长平;F-16飞机大迎角飞行偏离/尾旋特性分析[J];飞行力学;2002年01期 |
19 |
范召林,王元靖,侯跃龙,白存儒;细长旋成体大迎角非对称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2003年03期 |
20 |
黄河;李学强;;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大迎角导弹解耦设计[J];飞行力学;2011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