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C复合材料复杂环境的声发射研究
【摘要】:连续碳纤维增强的碳化硅基复合材料(C/SiC)是一种有希望满足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工作温度的重要结构材料。由于多组份以及编织、制备工艺的特点,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损伤断裂过程十分复杂。因此,传统研究材料的方法不能适应复合材料损伤过程的研究,而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AE)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利用声发射技术实时监测C/SiC复合材料在室温单向拉伸、热震、高温疲劳和蠕变时的损伤破坏过程,利用声发射参数表征了C/SiC复合材料不同的损伤模式,揭示了其损伤演变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 利用AE监测和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在室温单向拉伸的损伤演变。研究表明,AE信号主要来自基体开裂、界面开裂和纤维断裂。不同的损伤模式产生AE信号的持续时间、能量、频率等参数各不相同。
[2] 利用AE监测和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在多种环境下的热震行为。研究表明,热震时裂纹的生长和扩展主要发生在冷却过程中。在Ar气氛下,热震对C/SiC复合材料的损伤是有限的,存在一个临界循环次数。在腐蚀气氛中,C/SiC复合材料不断受到外界腐蚀气体的化学损伤,在循环热应力的作用下,材料性能不断下降,不存在临界循环次数。
[3] 利用AE监测和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高温疲劳的损伤演变过程,确定了C/SiC复合材料高温疲劳的主要损伤机理。C/SiC复合材料在受交变载荷时,要经历了基体开裂、基体裂纹饱和、纤维/基体界面处脱粘、纤维沿界面往复滑动、纤维断裂和纤维拔出等阶段。这些基本损伤形式还会相互影响和组合,导致材料的刚度、强度下降以及其它一些物理性能的变化。
[4] 利用AE监测和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高温蠕变的损伤演变过程,确
|
|
|
|
1 |
沈静姝,任宏燕,徐荣嵘,崔珊玉;聚丙烯熔体结晶过程中声发射源的实验研究[J];材料研究学报;1992年04期 |
2 |
夏昌浩,游敏,黄南山,郑勇;声发射技术检测金属胶接结构性能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
3 |
李豪;应用岩体声发射技术监测采场顶板稳定性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9期 |
4 |
祝方才,潘长良,曹平,谢学斌;岩石声发射技术及在地应力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国外金属矿山;2000年02期 |
5 |
田汝珉,张宝琪;吊环拉伸的声发射动态监控[J];石油机械;1986年12期 |
6 |
印友法;石墨材料的声发射行为研究[J];炭素;1991年04期 |
7 |
李林;岩石声发射特性的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1995年02期 |
8 |
陈忠辉,唐春安,徐小荷,李春林;岩石声发射Kaiser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7年01期 |
9 |
杨盛良,杨德明,尹新方;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变形损伤过程声发射研究[J];材料工程;1998年06期 |
10 |
徐东强,单晓云,甄在学;双向压缩下岩石声发射特性损伤力学分析[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0年03期 |
11 |
陈新全,李西南,邓敏;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声发射现象及其研究的意义[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2 |
神尾昭,高路,杨德麟;3米直径球形容器声发射试验[J];石油化工设备;1979年01期 |
13 |
杜伟坊,杜海清;热应力下陶瓷材料中裂纹扩展的声发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94年01期 |
14 |
秦四清;岩石断裂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4年03期 |
15 |
陈明,朱明武;声发射在磨削难加工材料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
16 |
丁原辰,汪西海,王红才;地应力状态声发射粗估法工程实测检验[J];有色金属;1995年01期 |
17 |
吴光琳;神经网络配合声发射传感器在钻岩和磨矿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18 |
樊庆文,王庸贵,杨齐寿,任德均;声发射技术在立窑料位控制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6年05期 |
19 |
陈宽德;滚刀破碎煤岩机理的声发射研究[J];建井技术;1997年S1期 |
20 |
陈忠辉,傅宇方,唐春安;岩石破裂声发射过程的围压效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