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临界温度氧化物超导体制备与性能研究
【摘要】:超导材料是一种在低温下具有零电阻特性和麦斯纳(Meissner)效应的材料。常温时超导材料与常规材料无太大区别,在低温状态下表现出零电阻特性。根据临界转变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分为低温超导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铜氧化合物超导体都属于高温超导体,其中YBCO转变温度为90K左右,因为其高的临界转变温度和良好的超导性能成为研究最多的一类高温超导体;BSCCO超导体也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超导体,其转变温度为110K左右,BSCCO超导体被广泛的应用于超导带材和块材的制备中,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本文分别制备了YBCO超导体和BSCCO超导体,并存BSCCO超导体中掺杂ZnO对其进行改性。为了测试的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还搭建了一套超导临界温度测量系统。
本文利用干法和溶胶-凝胶法分别合成了YBCO超导体预烧粉,通过管式电阻炉烧结制备YBCO块材,样品使用XRD、测量临界转变温度Tc值等手段进行表征。经测试样品临界转变温度为88K,磁悬浮试验中悬浮力明显,在XRD图中也出现了YBCO超导相的各个特征峰。另外,本文还研究了在制备过程中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因素对样品超导性能的影响。
由于YBCO超导材料具有制备工艺复杂,烧结温度较高,容易和氧化物发生反应等特点,不利于对其进行掺杂。为了选择一种更为合适的超导材料,本文还制备了BSCCO超导体。相比于YBCO类超导体,BSCCO制备工艺简单,烧结温度低,Bi2223超导相更容易形成。本文制备的BSCCO超导体样品,临界转变温度Tc值为108K左右,性能稳定,是一种合适的掺杂母体。在制备BSCCO超导体的过程中,本文研究了含Pb和不含Pb两种情况对BSCCO超导材料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在BSCCO样品中掺杂适量的Pb有利于超导相Bi2223的形成。
高温超导体在低温下具有零电阻等电场效应,而纳米ZnO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同样在电场中有着电致发光等奇特现象,为了探索它们的内在联系,并寻找其协同效应,本文还制备了纳米ZnO颗粒,并利用ZnO对BSCCO进行了掺杂,制备了含有ZnO复相结构的BSCCO超导体。
在制备ZnO的过程中,由于ZnO的最佳晶化温度为600℃左右,烧结温度过高容易造成颗粒团聚,导致其发光性能丧失,为了适应BSCCO掺杂的需要,本研究对ZnO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调整制备工艺后,ZnO经800℃烧结,仍具有
|
|
|
|
1 |
王瑞兰,李宏成,J.Geerk;YBa_2Cu_3O_7外延薄膜可重复的电子隧道谱[J];低温物理学报;1990年04期 |
2 |
魏旺水,龚尚敏,罗乐,胡素辉;用硝酸盐共分解法所得的超导粉料制备Ag-YBCO复合带材[J];低温物理学报;1992年02期 |
3 |
刘东,杨涛,李建平,汪京荣,吴晓祖,王家素,王素玉;YBCO烧结材料R_s-J_e实验曲线中的反比关系[J];科学通报;1992年01期 |
4 |
张莉;YBCO掺杂效应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
5 |
谢义元,袁凤池,程彬吉,陈继平,钟勇,崔炳燊;动态MOCVD连续制备YBCO/Ag超导带的微观结构[J];低温与超导;1994年01期 |
6 |
杨德林,孟令启,李志成,胡行,郭益群,高之爽;YBa_2Cu_3O_(7-x)的高温氧呼吸特性[J];低温与超导;2001年01期 |
7 |
朱亚彬,周岳亮,王淑芳,刘震,熊季午,陈正豪,吕惠宾,杨国桢,肖玲,任洪涛,焦玉磊,郑明辉;电泳法(EPD)制备YBCO超导涂层的微结构及其性质[J];低温与超导;2004年01期 |
8 |
马衍伟,肖立业;第2代高温超导YBCO涂层导体的发展及其应用[J];科学通报;2005年01期 |
9 |
王秋良,安承武,王又青,李再光;脉冲激光淀积高电流密度的YBCO超导带材[J];中国激光;1997年09期 |
10 |
马海霞,徐克西;磁场下高温超导YBCO颗粒膜的非平衡微波响应[J];低温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
11 |
杨国桢;1987年以来我国高温超导研究进展[J];物理;1991年06期 |
12 |
周廉;我国高温超导材料研究进展[J];物理;1991年06期 |
13 |
邹金桥,卢建树;YBCO涂层导体的新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3年05期 |
14 |
王耀水,P.Bennema,L.W.M.Schreurs,P.VanderLinden;液流法生长YBCO超导大单晶[J];人工晶体学报;1991年Z1期 |
15 |
张丽生,杨频,刘兵;Bi掺杂对YBaCuO体系超导性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3期 |
16 |
程湘爱,梁林梅,胡永明;高功率微波对YBCO超异材料的改性[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17 |
刘录,孙仁和,徐维杰;H_2O和CO_2对YBCO高温氧化物超导体超导电性的影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
18 |
刘录,孙仁和,王振荣;YBCO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稳定性研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19 |
刘兴钊,李言荣,陶伯万,罗安;YBCO外延薄膜的afterglow plasma溅射生长[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1年04期 |
20 |
郭娟,程国生,董成;电化学氧化YBa_2Cu_3O_(6+x)的晶体结构和超导电性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
|